眾人皆是一愣,幾個股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弄懂,這個新上任的財務總監居然還有些看法,這有點出乎他們的意料。
華沛凝隻好笑著回道:“說說吧。”
淩天點點頭,將手裏的一遝文件傳閱下去,說道:“這是上一年,華氏集團的企業盈利報表,是我趕時間忙著抄錄下來的。”
“這有什麼區別啊?我看過年度財務報表。”說話的是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人,看著四十多歲的樣子,這個人淩天不陌生,是華氏集團的股東,同時負責集團貿易進出口的總監,名字叫魏高苓。
淩天點點頭,耐心的說道:“年度報表是集團利潤、總體的盈利和支出情況,你們看到的不過是集團總體上的,而你們現在看到的是,是旗下所有產業和項目盈虧情況,虧損的,我已經勾畫出來了。”
經過淩天這麼一解釋,眾人才算是明白了,以前財務報表,大家隻是關注今年上漲了多少個點,利潤有多少,總體都是哪方麵在支出而已,而這種情況也隻有剛剛進入集團的淩天能夠看破了。
淩天解釋道:“相信大家都能一目了然具體是哪個項目在虧損,大家注意的是,有些在前期投入的項目我已經排除在外了,我所標注的,都是在三年甚至五年來都在虧損的項目!”
此話一說,大家都驚訝了。
在座的都是商人,每個人都是很有投資眼光的,不然也不會成為華氏集團的股東,作為商人投資,首要的基本常識就是,可以容忍一個公司賠錢,但是不能一直賠錢!
本來華沛凝對於這個表報並沒有在意,如果非要說有,隻是覺得淩天特別用心,這樣的一個報表對於企業管理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但是經過淩天這麼一說,頓時提起了興趣,忍不住將放下的報表又拿了起來。
“還真是!”
魏高苓扶了扶眼睛,驚訝的長大了嘴巴,這保鏢足足有三頁,其中有三十多個項目都在虧損。
淩天點點頭,拿著報表說道:“大家可以看第一頁,拿榮盛汽車來說,從經營到現在,很少盈利,五年來的虧損已經達到了3億多,試問這樣的一個企業是不是出了問題呢?或者說,他是可有可無的?”
魏高苓點點頭,一旁的華沛凝也是若有所失,沒有想到,光是這一個項目就已經虧損了這麼多,而從淩天的報表標記上來看,隻是一個普通的虧損公司,還有比這麼數目更加龐大的。
坐在魏高苓旁邊的是市場總監郭茂才,也是股東,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和其他從事市場人員不同,此人臉上透著高傲和篤定,整個人看上去很精明並且很有氣勢。
他思考了許久,沉吟道:“這不絕對,雖然排除了前期投入的企業,比如說,德陽的造紙廠,雖然在虧損,但是隻是華氏集團為了滿足當地的就業問題等,這涉及的就不是商業問題了。”
他所說的也對,華氏集團之所以沒有依靠淩家在政-界的關係還能保持良好的口碑,是在成立之時就會創辦這種手工和人力工廠,目的是為社會承擔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華沛凝也點點頭,說道:“沒錯,這些工廠很多都是成立很多年的了,所以光是盈虧不是衡量這個企業價值的唯一因素。”
眾人也都點點頭,華氏集團主要的產業都是貿易,必須和政-府有所交流和好感,這樣會有很多的便利,這些產業都是屬於那種無形的資產,也是華氏集團一直所奉行的。
淩天點點頭:“華氏集團成立於80年代,已經有40年之久,當初成立許多的工廠的確是有原因的,相信各位股東心裏都非常的清楚,但是至今,仍有半數的工廠在運營,我們的HR(人力資源從業人員)有做過相關的報告嗎?是否還需要此類的工廠滿足社會需要呢?”
一番話給眾人說的沿口無言,確實,華氏集團並不是國企,能夠給退休的老員工退休金。
社會在進步,不像是20世紀那樣,因為企業很少,許多退休的員工也不是找不到工作,很多私企也還是需要保安、搬運、庫管等等職業等待他們,事實上隻要不是偏遠的地區,都已經不再需要這種惠民企業了。
華沛凝點點頭,含笑不語。她就知道,淩天不會拿著簡單的一個報表來誇耀自己有多麼的獨到,沒有想到淩天居然考慮的這麼深遠,這簡單的一個報表所蘊含的東西可太多了。
“說說你的看法。”
淩天衝著老媽點點頭,說道:“我大概算了一下,五年來,虧損的數字相當於我們一年的盈利,這一點都不誇張,就是這麼多,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些企業,我們的業績會提升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多,我們可以減少廣告、宣傳、公關等等一係列的費用,大家都是商人,這筆賬相信大家都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