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忌哥哥,我要和你學騎馬射箭。”女孩精致的嬰兒肥臉上一臉興奮道。
男孩摸了摸女孩的頭笑道:“玲瓏你才八歲,等你再長幾歲我就教你,不過你要答應我不要告訴爹爹。”
“爹爹可疼我了,可是我求他教我,他卻說女孩子應該學些閨中之物略讀詩書,無忌哥哥願意教我,我怎會說與爹爹。”
女孩眼眸中透出通靈,目光一轉對男孩說:“不過哥哥也要答應玲瓏一件事。”
“妹妹隻管說與我,莫是百件事我也允你。”男孩拍著胸脯道。
“我知哥哥必應我,隻是此事不是哥哥一人答應即可。”
“到底是什麼事啊?”
“我能否和哥哥一起上私塾。”
“這……”
“我若懸簾側聽,哥哥豈有不允之理,此事莫要讓爹爹知曉便是。”
“老師那裏我會全力周旋,可是安世安業兩位兄長對你我兄妹偏見已久,此事他們必會告訴父親大人。”
“爹爹忙於軍務,居家短暫,兩位兄長忙於司務,無暇顧及,每次授業我隻留一刻。”
“好吧。”
此時一廝一婢匆忙奔來。
“長孫少爺,有貴客到訪,老爺讓你到禮賢堂去見。”那小廝女婢年齡與長孫無忌相仿,十一二歲,整個人由於奔促,小臉憋得通紅。
“還有,二小姐,夫人已經在紫微閣等你了,你再不回去就發火了。”女婢哭喪著臉請求道。
兄妹兩人對視而望。
“兄長今日到訪,所謂何事?”長孫晟不解何事讓兄長如此重視。
“我這個開府儀同三司要變成月老給侄女說親來了。”長孫熾打趣道。
“正好,萼兒也快到了及笄的年紀了,我還沒有相好的人家。”
“不是萼兒,是玲瓏侄女。”
“她才八歲是不是太早了。”
“以對方家世,你家女兒中也隻有這個嫡女才可以啊。”
“哦?是哪家貴侯能讓兄長這麼勞心費力。”
“定州總管神武公和襄陽公主的女兒竇氏次子。”
“倒是一門好親事。”
“賢弟還記得當年六歲的竇氏在武帝麵前的話吧,我至今記憶猶新,‘四邊未靜,突厥尚強,願舅抑情撫慰,以蒼生為念。但須突厥之助,則江南關東不能為患矣!’語驚四座啊!竇氏如此睿智,一定有奇才的子孫,果不其然,我聽說她的次子世民四歲時,一個倏忽來去的相麵書生看到他‘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就斷定他將來必定安社濟民,賢弟你說這樣的好婚事哪裏去找,不可錯失良機啊。”
“那李家對長孫家可有意願?”
“賢弟還不明白麼,這樣的家世和才能匪淺的子孫,怎會獨注於長孫一家,宇文家和慕容家也有所行動,同是鮮卑族的長孫氏可不能再輸給他們了。”
“兄長不是不知宇文氏仗勢欺人,與李家摩擦已久,怎會聯姻,至於慕容氏,燕國已經滅亡百餘年了,元氣尚且不足。”
“賢弟不可以不考慮啊,如果李家和宇文家聯姻消除摩擦,我們長孫家還有立足之地麼,就算李家放棄宇文家選擇慕容家,我們也會相當失利的。”
“兄長所言極是,我近日便要登門提親。”
“擇日不如撞日。”
“無忌拜見大伯。”長孫無忌此時踏進客廳,雙手作揖。
“嗬嗬,好些日子沒見無忌了,大伯可惦念你了。”長孫熾拉起無忌端詳一番後說:“個子長了不少,身體結實多了,學業不可懈慢,可有增進?”
“不敢鬆懈,每日騎馬射箭,鑽研兵書。”
“嗬嗬,好好,文武雙全,真是青出於藍勝於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