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閣內。
昨夜王爺與陳國公暢飲,回月華閣的半道上被雪花閣的丫頭豔彩扶去了淑妃那裏,各家的小主都是為了爭寵使出不少伎倆,夫人要是沒有這個覺悟拉不下這個臉,奴婢自會想辦法。
韋夫人斥責華章道,多嘴,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不是你的強扭的也不甜,這王府雖不比**,可這裏的規矩,明裏暗裏的也差不了一丁點,前朝的教訓還不夠麼?
奴婢不是不懂這個理兒,可奴婢跟著主子,便生為主子謀出路,死為主子做鬼仆,奴婢這都是為了主子著想,有些事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隻有做了才知道結果,主子這麼白等著,誰知道王爺哪天會掀起主子的房牌,奴婢不是為了自己,隻有主子的臉上有光鮮了,奴婢才能對得住主子的恩情厚待。
王爺和王妃是青梅竹馬的患難夫妻,這份感情孰能取代,如果王爺是那種朝三暮四的人,我也沒必要對這樣的人付諸真誠,論資排輩,我和尼子是最後,楊氏雖是前朝皇族,一個沒落的皇族和一個如日中天的長孫氏孰輕孰重,無論是勢力還是感情,楊氏都鐵定要輸給長孫氏。
男人都是一樣的,三妻四妾再正常不過,這和朝三暮四有何區別,如果王爺真隻愛王妃一人,為何會將主子納入王府,難道隻是為了拉攏韋家的勢力麼,如果真是隻愛一人,就應該效仿文帝**唯有獨孤氏一人。
這裏是大唐,王爺能效仿的隻有一人,韋夫人笑道,傻丫頭,等你嫁人後就不這麼想了。
華樂稟告道,夫人,荊國公夫人到了。
紫苑踏進風華閣內室。
韋氏迎接道,二叔母(韋珪二叔是韋匡伯)今天突然怎麼有空來我這裏了啊,侄女慢待了。
彩依派人給我傳話,說王妃身子時好時壞,近日又鬱悶不樂,估摸著把我叫來,能多少安慰下她,老爺小姐當年走得早,沒能看到王妃出嫁的那天,十三歲嫁到唐公府就沒過上幾天好日子,上要服侍公婆丈夫,下要服侍大小姑子姑爺,好不容易到了太平盛世了,落得一身病三天兩頭折騰。我來看看敏敏和你,順便就是想讓你跟我一起去探望下。
嗯,這是應該的,韋氏回道。
紫苑不見定襄縣主,疑問道,敏敏去哪兒了?
啊,韋珪反應道,你看我都忘了,早些天王妃把自己的墨梅琴送給她了,她就每日出去學琴,這還沒回來呢。
既然王妃能這樣疼她,就應該在這個時候去討王妃開心,也算是對王妃恩情的回饋,對不對?
二叔母說得在理兒,韋氏應道,華樂,去田華閣把敏敏喚回。
田華閣中。
德妃娘娘,娘親有事喚我回去,敏敏改日再向您請教琴藝。
好,德妃若有所思道。
華音,定襄縣主喚道。
華音將雕琢工藝卓越的木盒遞給定襄縣主。
這是娘親前日拖娘家的師傅做的,定襄縣主打開木盒,取出了一串核木手鐲,顆顆都經過精心雕琢。
給弟弟的禮物,不成敬意。定襄將手鐲戴到李恪手腕道。
有這麼好的姐姐疼,我們恪兒年長後也不乏玩伴知己了,德妃笑道。
離落目睹定襄縣主離開後,對德妃道,聽華樂講荊國夫人到了風華閣,正準備去月華閣。
幫我準備下,德妃轉身回道。
月華閣中。
唐心嗔怪道,師侄你這麼放不開,徒勞無益。
愛是矛盾的,無私與自私總是讓人無法做出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如果不愛談不上放開,如果愛上又談何放開,愛會讓一個人變成小心眼,一個自己也想不明白的結果,師叔怎麼看待雲師叔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