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鋒羽與田慕青在王家十八重藏書閣的十七層裏尋找著。他們走到一個書架,這個書架兩邊的長明燈就會亮起來。著實神奇的很。
兩個人找了好一會,淩鋒羽小小的身體隻能運用仙力漂浮起來,遊走在高大的書架之中。他們兩個人找到。凡間冉家有名的人,冉耕,隨孔子周遊列國。冉雍,隨孔子周遊列國,冉求,隨孔子周遊列國。這幾個人都是孔子的弟子,應該不是。孔子是萬世師表,是大成至聖仁和天尊,如果是他們的功德,讓冉家啊得到聖殿的的承認,那麼不會起什麼爭端的。
那麼下一個人冉閔,就極有可能了。武悼天王冉閔在凡間的曆史上曆來就是褒貶不一。聖殿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做不出決定。冉家如果因為冉閔的功勞得到聖殿的承認,那麼引發爭議是極有可能的。屠胡令終究有幹天和,聖殿是整個人族的聖殿。從聖殿的角度來看,各個民族都是自己的子民。但是真實的情況又怎麼能說清楚呢。畢竟軒轅五族中有四大家族都認為自己是漢民族。屠胡令的出現,本身就值得深思,隻看見這寫在白紙上的傷害,那漢民族在異族統治下的悲慘,誰又去關心。屠胡令畢竟讓這場爭鬥止於凡間層麵。如果矛盾激化到,軒轅五族中的贏王李劉四大家族出手,那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田慕青與淩鋒羽轉過來先尋找有關冉閔的聖殿記錄。這至關重要,如果冉家是最終是以凡間的功勞立族,那麼嬴家的人就是在沒事找事。完全可以讓當代的衍聖公向聖殿提起抗議,聖人之道是人族的瑰寶,嬴家憑借武力打壓大道,是在挑戰整個人族。即便冉閔的道不被他人認可,但曆史無法假設,聖殿已經認可的東西,不容改變。
在另一邊的書架上,淩鋒羽和田慕青找到了有關冉閔的記載,北地蒼涼,龍城命斷,魂歸豐都,地脈不舍。故蝗蟲蜂起以應地脈之動,龍王半載不踏其土撒雨。豐都冤死之漢鬼,鬧翻地府,冤魂地脈,兩相衝擊,鐵石山為之夷平。山成一劍,名曰屠胡。閔之道雖執,終是人心所向,冤魂感恩。故其聖道入仙,手執屠胡,以靈魂之體,一日之間,單挑九州蠻族修仙者二百三十一名,盡皆手起劍出,生機全無,追魂奪魄,蠻族修仙者恐懼異常。後五六月間,九州之土,再無蠻族異法。後耶律家狼兵鏖戰,冉氏冤魂不減反增。
耶律家提請聖殿,查閔挑動冤魂,擾亂輪回之罪。四家族盡皆反對,胡族以修仙者滲入中華,不遵命令,個體之過不及閔,但其危害何曾小?後聖殿裁決,冉家以修仙者入聖殿籍,惡魂餘魄隨冉家仙。閔魂入輪回,屠胡劍入皇陵存,紀念萬世功。
看來冉家確實是以冉閔的功勞得到聖殿的承認的,怪不得冉家在東魯會被孤立,這些惡魂餘魄可是什麼人都有,冉家對內的種種不合理製度,似乎也是為了防止這些惡魂餘魄作亂。可是冉家搞錯了對象,這些惡魂們,都是冤死之鬼,他們也是身不由己。其實這就是一個矛盾了,當初冉閔帶領這些冤魂,尋找公平,但是冉閔輪回了,這些冤魂以修仙者的身份出現在冉家的時候,又不得不順從這些冤魂特別反感的聖殿製度,自然會生亂。冉家的隻能嚴加控製,導致冉家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