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民眾的呼聲越來越多,盧森堡大公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也越來越頻繁。
1066年3月2日盧森堡大公宣稱“帝國議會的權利過度集中,應受到一定限製。”
1066年3月3日盧森堡大公聯合數百舊貴族簽訂“三三法令”。
三三法令宣稱:由數百舊貴族組成上議會。盧森堡大公肩任上議院的議長。
同時宣布原來由資本家和新貴族組成盧森堡議會改為下議院。
首相對下議院負責,下議會和首相製定的法案需要提交給上議院審核。上議院審核通過,首相才能實施改法案。
按照盧森堡大公的說法是監督製衡兩大黨派和首相的職權。實際是盧森堡大公和舊貴族集團奪取了他們一部分權力。
議會增加議員的席位,任何一黨派經過票選都可以進入下議院。
法令宣布無疑令無數陷入絕望的盧森堡人民看到了一些希望。盧森堡大公和他上議院成了他們最後一根救命草。
結果出來了,最大的受益者無疑就是盧森堡大公和他身後的舊貴族。
薛鐵的護王黨處心積慮和兩大黨派的議會作對,最後都成了輸家。
薛鐵的護王黨被被盧森堡大公設計,更是受了重傷。按理說薛鐵是要狠狠報複一通的,不過薛鐵的任務是什麼?
當然是挑撥離間,利用盧森堡大公和下議院的不和,攪亂盧森堡公國的局勢,以達到盧森堡前線混亂甚至撤軍的可能。
間接來說薛鐵成功了!盧森堡的上議院的建立,無疑是盧森堡大公對下議院和首相的公開對立。
為了維護王權,盧森堡大公的上議院必定對下議院的法案層層阻攔。雙方的矛盾也必定越加激烈,當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將會直接爆發。
矛盾變成仇恨,衝突變成戰爭。薛鐵的想法是:一個和平的盧森堡公國,不符合希爾蘭帝國的利益。
估計是盧森堡大公看上了護王黨蠱惑人心的能力他們的護王黨獲得進入下議院所資格。當然席位隻有十個,要想增加隻能通過全國性的選舉從兩大黨派手中奪取。
1066年3月6日薛鐵帶領著他的新護王黨進入盧森堡公國的首都盧森堡市。此行的目的是進入下議院參與盧森堡公國各項事務的工作。
薛鐵此時認為新護王黨的鬥爭目標可以改變了。由原來的背靠盧森堡大公打壓兩大黨派的鬥爭目標改為挑撥上議院和下議院的矛盾為目標。
也就是說薛鐵的新護王黨可可以成為中間派,搖擺不定不斷挑撥他們。薛鐵可以在盧森堡大公和下議院的鬥爭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薛鐵進入盧森堡市第一時間寫了兩封信,分別是上議院和首相。
給上議院的信無非是一些讚譽王權,譴責下議院和首相目無王權的東西。
盧森堡大公受到薛鐵的信後不禁對薛鐵高看一眼。
薛鐵在信中羅列了一些權利集中在王權上的好處,例如:利於多民族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利於維護帝國統一與領土完整。
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利於經濟的發展。
在統一的環境下,利於各民族的融合,利於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當然這些都是薛鐵照搬穿越前看到的一些言論稍加修改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