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十來日,皇宮刺客的案件還是一無所獲,讓很多有心人以為這是天後自導自演的一出戲,目的就在於將反對她的人借機給打壓下去,所以很多人開始對這件事情閉口不言。
這些天裏,九環公主經常會看著左離晨沉思,弄得左離晨頭皮發麻,不知道這個公主在想些什麼。要不是如今洛陽城還在戒嚴,他都要開溜了,整天被這個公主“惦記”著,還真是別扭。
然而就在洛陽一陣亂哄哄的時候,一個更加爆炸性的消息傳了過來。突厥聯合吐蕃侵擾安西四鎮,於闐已經被突厥人的鐵蹄攻下。當這個消息傳來的時候,整個朝廷都炸開了鍋,很顯然,突厥和吐蕃這個時候來犯是選了一個好時機。並且,突厥帶隊的正是突厥可汗骨咄祿的親弟弟,默啜。而吐蕃則是國師祿東讚之子,論欽菱。可以說是來勢洶洶。
反觀大唐,薛仁貴,裴行儉等名將已經老邁,可以說沒有人能夠擔當大任去討伐。然而,皇帝卻不與眾臣商議,直接下了一道聖旨,認命裴行儉為定襄道大總管,右武衛將軍曹懷舜,幽州都督李文暕為副總管,率兵去征討。裴行儉接旨之後,上書皇帝,吐蕃與突厥來勢洶洶,目前軍中並無當年類似於薛仁貴之勇的先鋒,懇請皇帝給他自由挑選先鋒的權力。皇帝當然應允,裴行儉是當年蘇定方的徒弟,可以說是得到蘇定方的真傳,對於與吐蕃突厥的戰事,也是打的最多的人,所以對他是絕對放心,而且裴行儉已經年邁還披掛上陣,他當然要給他足夠的權力。
而九環公主一聽到這個消息後,便第一時間進宮,麵見皇帝,也想上戰場,但是皇帝死活不同意,這一次不比以前,他禦駕親征,讓一個公主前去,而且還是最調皮的九環公主,難免會讓裴行儉有後顧之憂。然而九環公主鍥而不舍,一直哀求,因為她也想離開洛陽,出去散散心,最近的一係列事情也弄得她心神不寧的。一連幾天,皇帝最後怕了她,架不住她的軟磨硬泡,詔來裴行儉,任命九環公主為監軍,但是不得參與行軍打仗時候的決策,全部聽命於裴行儉。
這之後,裴行儉又上書,即將準備擺擂台,比武來招募勇猛的武將。皇帝再次應允,並且下旨讓工部配合。
九環公主聽到這個消息後,便馬不停蹄的回府了,不為別的,就為那個擂台比武!她府上還有一個吃閑飯的人呢!一定得讓他去參加。
當九環公主把這件事情告訴左離晨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去。
“你為什麼不去?”
“不去就不去,上戰場?你開玩笑的吧?”
“上戰場怎麼了?難不成你是那種貪生怕死的人?哼,我看錯你了!”
“隨你怎麼想,我就是不去。”左離晨才不管這些呢,上了戰場,他得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他還有事呢。
“哼,本宮現在命令你,你必須去!那個擂台比武,你不光要去,還要給我拿到第一!不然後果你承受不起!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做過些什麼事!”說罷,九環公主摔門而出,真的快被左離晨給氣死了!
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左離晨沉思良久,有些不明白她說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自己做的事她真的知道麼?還是為了威脅自己才這樣說的?
就在左離晨猶豫的時候,洛陽城又沸騰起來了,無數想要建功立業的年輕熱血男兒聽到比武選將之後,紛紛躍躍欲試。隻一天的時間,工部就將擂台給搭好了,而後開始進行報名,報名的隊伍快排到了城門口,隊伍中從十五六歲到三四十歲的人應有盡有,不少人都抱著一戰成名,留名青史的心思。在左離晨不知道的情況下,九環公主已經將他告訴給了裴行儉,免了報名的程序,直接排在了花名冊的第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