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忙殺(2 / 2)

在報告的扉頁上,除了李振的批示意見之外,還有馮標和齊博林兩個人的前後批示。從他們的批示裏來看,馮標應該是一般的分管副職,而齊博林則至少是常委,因為他帶了“書記”。

表麵上看起來,這份報告一點都沒什麼問題,但李俊還是注意到了其中的不同之處。馮標的批示是“閱,請齊書記批示”,齊博林的批示是“閱,請李振主任決定。”

對照兩個人的字跡,李俊重新翻了翻報告,除了這個批示之外,他們沒在報告上其他地方留下任何字跡。這其實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但落到這份報告上就奇怪了。

李振除了在報告上寫了足足四行的批示之外,還對報告的很多地方作了圈注。這樣兩廂一對比,問題就來了。

一份報告之所以有這麼多批示環節,除了廣泛征求意見之外,還有一點就是防止把有問題的報告送到主要正職手裏。但現在這份存在諸多小問題的報告恰恰就送到了李振手裏,而之前作批示的馮標和齊博林居然一處都沒發現。

也許有人會說著也許是馮標和齊博林疏忽了,李俊也希望是如此。但這可能嗎?能夠做到副處級,看過批過的文件不說多,過萬那是肯定有的。這個馮標和齊博林會看不出這份報告裏存在的問題?

放下這份環保科的報告,李俊幹脆把李振已經批好的那疊全拿了過來,一份一份的翻起來。等把厚厚一疊近20份報告請示全部看完,李俊腦海裏閃現出兩個字“忙殺”。

前世一位做秘書的朋友在聊天時,曾談起過官場上打壓排擠人的各種手段,其中一種就是“忙殺”。用他的話來說,官場上的打壓排擠手段因人而異,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手段。

對下屬當然可以用那種“穿小鞋”、“靠邊站”等直接打壓手段,但對同級或者上級,則要用“捧殺”或者“忙殺”等手段。

“捧殺”的意思不言而喻,所謂爬得越高摔得越慘,還有一句叫做“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講得就是這個理。不過,這個手段容易被察覺,官場上的人都是老油子,保持一定的警惕性那是最起碼的。那種大大咧咧,沒有絲毫防備之心的人在仕途上絕對走不長遠。

而相對“捧殺”,“忙殺”則更隱晦更具欺騙性。事事請示,事事彙報,對這樣的下屬,一般來說即使有個別領導幹部不說喜歡,但至少也不會反感。下麵的人能夠這麼做,至少也是尊重自己的一種具體體現。

但俗話說的好,“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領導幹部也是人也不可能事事周全,特別是整天麵對那麼多事,出紕漏的機會就更多。一旦出了紕漏,等於就是給了別人借口。

退一步說,即使你不出紕漏。但長時間高強度的勞累,身體也吃不消。等一旦這個病那個病冒出來,即使你前麵做的再好再想堅持,到時候組織也會主動把你調整。

當然,從這些文件上,李俊也僅僅是有這個猜想還不能確定有人想對李振采取“忙殺”行動。李振當了這麼多年政府辦主任,如果真有人打算這樣對他,他也應該有所覺察。

但考慮到這件事的重要性,李俊還是不放心打算找個機會問問仇小金。作為李振帶過去的秘書,李俊相信仇小金應該會提供一些有價值的線索。

“怎麼樣?看懂了多少?去美國好玩嗎?”李振把手裏的材料朝旁邊放好,才笑訚訚的看著李俊問到。

自從高考之後,或者說知道李俊暗地裏做的那些事之後,李振對他的態度就有了些許轉變,雖然還是把他當小孩子,但這純粹是站在父親對兒子的親情角度,而不是因為年齡的因素。

“有什麼看不懂的?不就是些官樣文章嗎?美國真是太發達了......”李俊把材料放回原處撇撇嘴應了一句,比手畫腳的說起在美國的所見所聞。

當然,他所說的主要是在美國看到的新奇事物和參加新線公司的活動,最後還三言兩句的把簽訂了150萬美元罐頭合同的事提了提,至於自己在美國大肆購買石油期貨等情況隻字未說。

“好了,快去洗手吃飯。一回來就知道看文件說話,也沒一個人來幫一下手。”施燕燕從廚房裏出來,看到他們還在說話氣哼哼的嘟囔了一句轉身回廚房去拿碗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