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044 京城中的紈絝們(1 / 3)

可等著沈易北出了寧壽堂的大門,身後的追風忙湊了上來:“侯爺,這段時間您真的打算不出門了?”

沈易北隻道:“若真的要我一直留在長寧侯府之中,還不如殺了我算了……”

原先他和宋雲瑤你儂我儂的時候,每日陪著宋瑤隻覺得時間過得也挺快的,但是如今一想到宋雲瑤,他心裏邊有種說不出的感受,叫他怎麼在長寧侯府呆得下去?

就算是才成親的時候,宋雲瑤也想要將他往正途上引導,可惜她並沒去這個本事……當初的她就沒有這個本事,到了如今就更加沒有這個本事了!

追風隻道:“那侯爺,咱們怎麼辦才好……”俗話說得好,有其主必有其仆,這個沈易北實際上是個玩心重的,追風也差不到哪去!

如今一聽這話更是道:“您是不知道那周家六少爺有多猖狂,仗著宮裏頭有慧貴妃娘娘在,隻放出話來說邀您三日之後在城郊賽馬,說是誰不去誰就是孫子,還說若是輸了的人要要答應贏了的人一件事兒,侯爺您去不去?”

周家六少爺的騎術了得,那是京城上下出了名的,但沈易北一個閑散侯爺,原先小時候時常被老祖宗拘束在屋子裏讀書,其實這方麵壓根就不擅長!

沈易北大步流星的朝著書房走去,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去!為什麼不去?那周六都說了誰不去誰是孫子,你願意你們家侯爺當孫子?”

可他答應了,這追風卻是更加擔心了,“侯爺,萬一到時候您輸了,那該怎麼辦?那可多丟人了……”

他絮絮叨叨的,活像個老頭似的!

沈易北此時卻已經到了書房中,他剛到書房坐下來,外頭邊湊過來了一個正兒八經的老頭,這老頭年紀雖比老夫人大上幾歲,可猛地一看卻像是老夫人的爹才是。

沈易北一看到他,這態度倒是頗為尊敬,“康叔,您怎麼還沒去睡啊?”

康叔淡淡道:“我就是在這兒等候爺回來了,侯爺每天可忙得很啊,忙得是腳不沾地,怕是連老侯爺的忌日都要忘記了,我若是早早去睡了,什麼時候才能碰到您,提點您兩句?”

他雖是個下人,但在這長寧侯府上下卻是沒有一人敢將他當做下人一樣對待的!

康叔祖祖輩輩都在長寧侯府,他是老長寧侯身邊的幕僚,按理說等著老長寧侯死了,他也要該去哪兒就去哪兒了,可老長寧侯卻將沈易北囑托給他了!

老長寧侯臨去之前還不忘囑咐沈易北,直說要他以後多聽康叔的話,這份囑托,不是誰都能有的……

所以,沈易北對康叔也是極為尊重的,“康叔您這是說的哪兒的話?我怎麼會忘了父親的忌日?”

“那你倒是說說,老侯爺臨走之前都說了些什麼?”康叔眉眼一橫,一點都不好糊弄。

沈易北臉上的笑意漸漸斂了起來,隻道:“父親直說,以後這長寧侯府上下都是要靠我了,還說要我以後莫要胡鬧,好好念書,多聽老祖宗和老夫人的話,對了,還要聽康叔您的話,還說以後您的話便是父親的話,對您得尊敬一些……”

“原來侯爺都記得了!我還以為侯爺都忘了!”康叔冷哼一聲,坐在了太師椅上,“可侯爺問問自己,您答應侯爺的那幾樁事兒您哪一件做到了?您如今都成親三年了,可還是吊兒郎當,日日喝外頭那些紈絝子弟胡鬧,我的話,侯爺什麼時候放在心上過?”

“從一開始我便和侯爺說過,讓侯爺走了仕途之路這長寧侯府的侯位雖是世襲罔替的,可再傳個幾代隻怕就剩下個空名頭罷了,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的!”

“侯爺要記得,您和外頭的那些紈絝子弟不一樣,那些紈絝子弟宮裏頭有娘娘,朝堂之上有叔父有族中的子弟,侯爺能依靠的隻有自己,不僅是侯爺隻能依靠自己,便是這長寧侯府一大家子人能依靠的也隻有侯爺自己!”

“侯爺也玩一日,這長寧侯府的好日子少一日,等到了百年之後,這京城還有誰記得長寧侯府?這京城之中賣宅子的府邸不在少數,可侯府卻是沒有的,我不希望侯爺開這個先例!”

這一番話說得沈易北臉色發灰,卻也不好頂嘴,隻道:“康叔的話我都記得了,以後我會發奮讀書的!”

康叔卻是一巴掌拍在了小案幾上,“好啊,到了這個時候你還在糊弄我,那你倒是和我說說,我給你列的那些書單子你都看到哪了?打算何時去考秀才考舉人考進士?”

“如今侯爺已經快二十了,就算是您是頂聰明的,可三十歲能改中進士就不錯了,三十歲,隻怕這二爺都已經成為正五品的官兒了!原先老祖宗還專程將我叫過去說話,直說她要不要找找舊友,說不準還能幫侯爺謀個官職,好歹也能打發打發時間。”

“我當時一聽這話,隻說老祖宗這樣做不可,侯爺乃是有大誌向的人,如何能當一個閑散的小官?如今回想起我這話來,我恨不得扇自己兩巴掌,這話,真是打臉啊!”

說著,他更是長長歎了口氣,“侯爺也莫要怪我這個老頭子嘮叨,隻是老侯爺去世之前將您囑咐給我,我不得不在您跟前絮絮叨叨!”

“昨兒晚上我又夢到了老侯爺,老侯爺隻怪我沒有將侯爺教好,說的我是無地自容,醒來之後恨不得當場隨著老侯爺一起去了,可我心裏想著侯爺如今還年輕,若是沒有我盯著,隻怕會越來越胡鬧的……”

沈易北沉默了,良久之後才道:“康叔放心,所以的一切,我心裏都有主意了,我一定不會讓您百年之後無顏麵對父親的!”

說著,他輕聲道:“當年太祖爺爺乃是開國皇帝身邊的軍師,這麼多年了,長寧侯府子嗣一直單薄,一代不如一代,到了父親那個時候,長寧侯府早已算不得京城一等一的勳貴之家,想要振興長寧侯府,遠不是光靠著讀書就能出人頭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