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眼睛睜得都快掉下來了。“水上飄?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
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蹭蹭蹭地從水上飄回來了。
“怎麼回事?”博士生剛才沒去打招呼,現在又不好意思去問,自己是博士生哪!
過一陣,副所長也站起來,走了幾步,也蹭蹭蹭地飄過水麵上廁所了。
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不會吧,難道是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過了一會,博士生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牆,要到對麵廁所非得繞十分鍾的路,而回單位上廁所又太遠,怎麼辦?
博士生也不願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後,於是也起身往水裏跨,心想:“我就不信這本科生的人能過的水麵,我博士生不能過!”
隻聽“撲通”一聲,博士生栽進了水裏。
兩位所長趕緊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麼要下水,他反問道:“為什麼你們可以走過去呢?而我就掉水裏了呢?”
兩位所長相視一笑,其中一位說:“這池塘裏有兩排木樁子,由於這兩天下雨漲水,樁子正好在水麵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不了解情況,怎麼也不問一聲呢?”
任何人都不喜歡驕傲自大的人,驕傲自大的人在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也不會被大家認可。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在某個方麵比其他人強,但你更應該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他人的強項上,隻有這樣,你才能看到自己的膚淺和無知。因為團隊中的任何一位成員,都可能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所以你必須保持足夠的謙虛。謙虛會讓你看到自己的短處,這種壓力會促使你在團隊裏積極地向別人學習,不斷進步。
其實,人和人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就像一句諺語中說的那樣:“光滑的瓷器來自泥土,一旦破碎就歸於泥土。”再高的學曆也隻代表過去,而隻有學習能力才能代表將來。尊重有經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一個好的團隊,也應該是學習型的團隊。
一個人初到一個新的單位,沒有方向是很正常的,但要學會尊重同事,虛心求教。剛到公司,所有的工作對你來說都是陌生的,因此多向同事求教是進步快的重要方式。要有一種從零做起的心態,放下架子,尊重同事,不論對方年齡大小,隻要比你先來公司,都是你的老師,你隻有虛心請教,不斷學習加上埋頭苦幹,才能盡快適應這個新環境,反客為主。
謙虛可以使你永遠將自己置於學習的地位,並有助於發現他人的優點。但是,謙虛絕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客套與虛偽,也不是遇到工作時的退縮與推諉,更不是所謂的韜光養晦,深藏不露。如果公司需要你發揮自己的能力,並且你也有這樣的能力,你必須知難而進,當仁不讓,絕不能把謙虛作為推卸責任的借口。
我們也能從中國古代先哲老子的《道德經》中的一句話體會到這種精神。老子說:“將欲取之,必先予之。”說的是生活和工作中一種常見的策略,也可以說是兵法。在兵家戰例中,看到了太多的誘敵方略,都是以弱示人,送給你幾乎到嘴的肥肉,但等你吃下的瞬間,上當失敗的局勢就已經確定了。既然張狂的下場有無數的實踐可以證明是失敗或滅亡,那麼,張狂的對立麵就是謙虛謹慎、做人做事低調,從邏輯上來說,做事謙虛謹慎,結果總會是成功和收獲。這也有曆史上、現實中無數的案例可以證明。易經《謙卦》中說:“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就是說謙才能使君子善始善終,從天道、地道、人道和鬼道說明了保持謙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