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中【鬥牛】就是街頭籃球。
起源於美國,已經有六七十年的曆史了。比賽並不需要在正式籃球場上進行,隻要有半個籃球場大小的空地,豎個籃球架即可進行比賽。
“鬥牛”不像“老大哥”五人製籃球賽那麼正規,它處處透著一股輕鬆隨意,每個優秀的街球玩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來贏得觀眾的讚同和尊重,他們使街頭籃球更具有觀賞性與娛樂性。而那些優秀的街球手們被稱之為“忽客”。
盡管街頭籃球傳入我國的時間不算很長,但它獨有的魅力卻迅速吸引了國內追求時尚、喜愛籃球的青少年們。
【比賽規則】
與5人籃球國際規則基本相同,隻是根據比賽在半場進行的特點和便於使眾多的籃球愛好者都能參加,而對某些條款作了更改,現介紹如下:
1. 每隊至少有三名參賽隊員。每場比賽每隊可以隻上場兩名隊員,但不準僅有一名隊員。
2. 比賽開始以後不允許更換原有隊員!如果擅自在開賽後更換隊員或發現在隊員報名時有欺騙行為及其他不良行為時,將取消其比賽資格。
3. 在熱身練習時不允許扣籃!僅在正式比賽中才允許扣籃。如有隊員在非正式比賽時扣籃,將被取消比賽資格。
4. 所有隊員必須在每場比賽前10分鍾到比賽報到處報到。報到時必須出示身份證或戶口薄。
5. 比賽中換人沒有限製,但僅在死球或半場比賽結束時才能換人。球進後也可換人。
6. 比賽開始時,由裁判擲硬幣決定發球權。擲硬幣勝方隊,可先發球也可將發球權轉讓給對方隊。如果有時加賽,由比賽開始時沒有發球的一方發球。
7. 進球後換發球。
8. 一方投籃未進,由對方搶到籃板球後,則需退到三分線後再進攻。
9. 每次換發球,發球方必須退到6.096米二分線之後再進攻。若發球方沒有退到二分線後或發球時踩線,此次發球不算並換發球。不允許未退回二分線後而直接投藍。如果對方欲在未退回二分線之前就投籃而我方隊員因此犯規,則犯規不算,且由我方發球。
10. 在比賽前,對方派一名隊員檢查比賽球,還應把球傳給隊友也檢查,雙方檢查完後方可開始比賽。
11. 所有犯規(7次以下)或球出界,到中場發球區發球。
12. 二分球:與專業比賽中三分球相似,在6.096米弧線這外出手投中藍作二分算,投籃隊員的兩隻腳必須完全在二分線之後,二分線內投中算一分。裁判、監測員有最終裁決權。
13. 如果失敗組在最後決賽中戰勝勝利組,休息15分鍾後再打一場決出冠軍。
14. 參賽隊將根據報名時的個人信息被分至合適的小組,大賽組委會應盡最大努力把每支參賽隊分至水平合適的小組中,但難免在水平、年齡及身體方麵會出現偏差,參賽隊應予以理解。
【以上內容摘自百度百科】
百科中關於鬥牛的解釋還有很多,但是都和本文無關,也就不再介紹。
而且在現實中,幾個朋友一起玩籃球很對時候三對三鬥牛並不會完全按照文中的比賽規則。文中提到的鬥牛等同於對戰,並不區分具體人數。一對一也叫鬥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