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年份,一群賊鳥被災荒和暴風驅趕到了南美海岸的科隆群島。這些賊鳥原是山地雀族群中的弱小者,生活在數千裏之外的大草原,在反複遭族群遺棄、淘汰的求生過程中產生變異,身體隻有山地雀的1/4大,結群覓食,齊飛齊落,幾乎所有食肉動物都是它們的天敵。它們棲居荒涼之地,吃別人不食之食,餓急了就光臨人類的莊園,因此被人們怒斥為“賊鳥”,如今又淪落到這強者割據的凶險之地,陷入絕境。不久,賊鳥就隻剩下四隻了,它們蜷縮在雨中枝頭,肚腹空空,奄奄一息。
其中一隻賊鳥看見兩隻天鵝在覓食,不時靠在一起交頸親熱。它掙紮著飛下去,落在兩隻天鵝麵前。天鵝看了看賊鳥,繼續覓食。賊鳥餓急了,當天鵝勾下頭來覓食時,它鬥膽啄取天鵝嘴角的一點點食渣。天鵝一動不動地讓它啄。它就跟著天鵝,緊盯著天鵝的嘴,一次又一次地吃點兒天鵝的嘴邊之食。另外三隻賊鳥也飛了下來,學著它的樣兒,跟著兩隻天鵝。
兩隻天鵝救了四隻賊鳥的命。慢慢地,賊鳥在天鵝麵前敢大膽頑皮了。它們無意中發現天鵝羽毛下藏有小蟲子。它們就在天鵝身上仔細地尋找,把天鵝身上的寄生蟲吃了個幹幹淨淨。天鵝有了前所未有的舒爽感,每當賊鳥飛來時,天鵝就會擺出友好的姿態,熱烈歡迎。
賊鳥恢複了本性的靈動,在別的動物對它們和天鵝的親密好奇張望時,它們以極端弱小的可憐樣兒走近去,百般討好。它們發現所有動物都喜歡讓它們把身上的那些東西全部搜盡。
不愁食物了,賊鳥開始繁殖。幾年過去,島上已有數百隻賊鳥。悄然中的進化,島上的賊鳥又有了特殊的變異:身體更小,嘴卻朝著長而尖發展,雙翅變圓便於在密枝間隙中穿梭,叫聲不再單調尖利而成了婉轉動聽的歌。它們更機靈活躍,更勤於其職。人們給了這種變異賊鳥一個愛稱:清潔鳥。
在拚殺殘酷的島上,清潔鳥成了唯一沒有天敵的動物。它們可以在任何動物身上為所欲為。不知不覺中,清潔鳥已是成千上萬,遍島都是,它們騎在各類動物頭上、身上,無恐無憂。頭鳥嚐試新的進取。它啄破了一隻鷹的皮肉,想嚐一嚐鮮肉,但畢竟不敢太用力,就隻是啄破了一點皮,有一點點鮮紅的血滲了出來,它嚐了嚐,味道好極了,再次啄吸,竟源源不斷。此刻,鷹也覺出了一點兒疼痛,但清潔鳥弱小功高,不小心啄破了它的皮,是理應諒解的。
所有動物都有了和鷹一樣的忍受和諒解。很快,清潔鳥找到了更好的生存之道——吸血。吸血成癮的清潔鳥不再搞什麼清潔了,隻是做個樣子,以假清潔之態啄破動物毛下之皮,從容吸血。動物們從忍受到疑惑再到驚醒,此時為時已晚——
清潔鳥已經明目張膽了。
動物們開始惱怒,但卻難以嚇退賊鳥,它們成群跟定反複上身,再凶猛的動物隻要身上有傷,它們就成堆地粘牢在其身上,它們的嘴已進化成尖銳無比的利器,它們的眼睛已是血紅發光,任其狂吼暴跳,它們隻管猛啄猛吸,隻在其無奈打滾時飛離片刻,待其站立再啄再吸。
此時弱小的清潔鳥成了島上的真正強者,數量已達數百萬隻,群鬧時鋪天蓋地,其聲如潮,至少有上百種動物已從島上消失,屍骨密布,滿目蒼涼。人們又給此鳥改了個名字,叫“嗜血鳥”。
呂麗妮/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