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未知事物,人總有恐懼感和探知欲,但對於某些東西,恐懼是遠大於好奇的,比如死亡。人都是怕死的,無論你多麼絕望或者了無生趣。
然而,丁斌卻又一次想到了死。
他不是個心裏脆弱的人,隻是其遭遇委實坎坷了些。六歲喪父,九歲喪母,十二歲又失去唯一的親人祖母,自此就徹底成了孤兒。
那時他上初中。
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校給他免了學費。再加上放學替食堂幫工,可以蹭口飯吃。他才能繼續讀書。
或許是因自卑,他總覺得同學的目光有些異樣,於是他很少與人交往,隻是埋頭讀書。
丁斌很用功,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
換了個環境,他漸漸忘卻了悲慘舊事,與同學、老師相處融洽,心中的孤獨感也一點點消逝殆盡。
然而,老天爺似乎對他格外“眷顧”——
高二那年,去省裏參加物理競賽,一群人歡呼雀躍,信誓旦旦要拿個大獎回來。歸途中大巴翻了車,車裏49人,44死4重傷,他卻吊事沒有。
要好的幾位同學都死了,最照顧他的物理老師也未能幸免,丁斌再一次成了孤家寡人。
別人都當這是意外,可是丁斌卻覺得這件事與自己脫不了幹係。他經常在想自己會不會是個不祥的人,要不然怎麼屢屢失去親友?
那件事之後,丁斌不敢再與人交往,隻是讀書。他不喜歡讀書,可是除了讀書,他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丁斌成績很好,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一所不錯的大學。靠著助學貸款、貧困生補助以及勤工儉學艱難維持著學業。
丁斌的生活裏沒有WOW,沒有DOTA,有的隻是打工、泡圖書館或者窩在宿舍寫寫畫畫。在同學眼中,他是個孤僻的怪胎,在老師眼中,他是個勤奮好學的好學生。隻有他自己清楚,孤僻是因為他不敢與人交往,勤奮是因為他沒有玩耍的資本。
丁斌也不是完全不與人交往,大二那年,他在圖書館認識了一個叫瑜的同年級女生,那女生長得算不上漂亮,卻很耐看。
沒有一見鍾情。兩人隻是經常坐在一起看書,偶爾低頭聊聊天。瑜喜歡用她娟秀的小字寫些小紙條,然後偷偷夾在丁斌的書裏。而丁斌總愛把它們收藏起來。
很喜歡這種涓涓細流般的感覺,初戀般的感覺,唯美而易碎。
日久,生情。
丁斌不敢有任何妄想,雖然能感覺到來自瑜的綿綿情意。他把那些小紙條和她的心意小心翼翼地藏在左心房,每逢夜半醒來,才敢拿出來輕輕品酌。
從不敢幻想擁有她。這些回憶和紙條,足夠我鍾愛一生。
歲月如梭,一恍就到了畢業季。丁斌也像其他人一樣找了工作,可誰知,他在乎的不是這些。
莫名的惆悵縈縈繞繞,揮之不去。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此一別,將再見無期~
可是,相愛是兩個人的事——
畢業前一個月,丁斌收到室友送來一封信,信封上沒有一個字,他卻知道寫信人。除了她,還有誰記得自己!
顫顫巍巍打開信封,取出一條紙片,紙片是折起的。他遲遲不敢取開。
終究還是取開了,娟秀的文字顯得格外有力,隻有六個字,“我可以愛你嗎?”
紙輕情重。丁斌把它放入心裏,卻被這薄薄的紙片割得好痛。
“滴滴——”,短信聲傳來。丁斌慌張地打開,是她發來的,“下午六點半,別聚一角,不見不散!”
沒有不去的理由,丁斌決定赴約。就算,就算要說“不愛”,也要當麵說,不是麼!
六點一刻,丁斌換上自己最得體的一身衣服,惶惶不安,去了約定地點——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小飯館。丁斌進了小包廂,見瑜坐在一張圓桌前,正微笑著望向自己。桌上放了一塊蛋糕。
猛然想起今天竟是自己的生日。可是她怎麼知道的?好像自己並沒有告訴過她!自從父母死後,自己就沒再過過生日,心裏早就沒了這個概念,沒想到竟然被瑜記著。
這種被記掛的感覺,好多年沒有過了,丁斌心裏一酸,眼淚不爭氣地一湧而出,自覺失態,慌忙用手擦了擦,卻是越擦越多。
“你,你還好吧~”
丁斌第一次發現,愛也可以讓人心碎——
他淪陷了,喪失了所有思考的能力,也忘卻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
這是丁斌第一次正式喝酒,僅僅兩瓶啤酒之後,就有了些醉意,再看看瑜,她似乎也喝多了,杏眼迷離,麵泛紅暈,今天的她似乎格外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