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戰這天的雨(2 / 2)

姚勇曾是北國人,十年前戰敗降於秦國,他曾是簡叔敖的副將。據說當年,姚勇與簡叔敖各領一軍夾擊秦國大軍,不料簡叔敖沒有出兵。姚勇的軍隊被困於河內,因不敵秦國勢大,做了降將。

北國一直與其有來往,勸其回歸。直到數日前,姚勇方才答應。但有前提條件。

條件是,己方必須抓住對方大將,以要挾秦國換回姚勇的家人。

中軍不怕姚勇耍詐。因為,這場戰事的布置是,大軍馮河而過,與秦軍正常交戰。若姚勇反水從背後捅一刀,北國軍隊就長驅直入,奪回河中之地。若姚勇失信,這邊也可以全身而退。

怎麼算都劃算,焉有放棄之理?

這裏地形比較奇葩,兩條平行的河把兩國分開,這河水時有時無。一國即便進攻過來,也無法長久駐紮,因為湘塗二江阻隔以至於糧草不容易供應。

如今,秦國占領了河中之地,耗費巨資在塗江上建了大橋,才能保證在河中之地站住腳。

秦國想要進一步侵入北國,光攻進來還不行,還必須長久駐紮,在湘江上建橋。所以秦國需要大敗北國軍隊,讓北國暫時喘不過氣來,才能趁勢建橋。

兩國都是大國,秦國想要拖垮北國,就必須大勝幾場,趁著河水幹涸的時間攻進來,建橋以送物資,繼而在北國境內建築防禦工事。這些事必須在幾個月內完成,不然河水注滿,北國占據了地理優勢,擊退秦國後,又可以休養一年。那樣的話,所有的事情又回到原點。

回到這場戰事——

用了半月時間安排好一切事宜,再與“奸細”姚勇商量好對策,便組織開戰。

……

戰事如期進行,大軍壓進——

待秦軍反應過來時,似乎有些遲了。北國軍隊以眾淩寡,打了對方措手不及。

秦國鐵軍奮勇反抗,同時從後方調集軍隊。

大戰一天一夜,大軍已經快要衝過湘江河道,已經快要上岸了。

湘江內側,三軍統帥陣後指揮。統帥名曰吳謀,卻名不副實。

“待大軍攻上河岸,姚勇再一反水,哈哈,收複河中之地有望~”

吳謀雖然已經熬了一天一夜,卻不見疲累。此時談笑風生、指點江山。而他身旁的謀士則笑顏應喝。

河中之地自顧就是無主之地,此戰若勝,則可以將對方趕出河中之地,但仍然沒有占據河中之地。倘若可以頂著對方再次進攻的壓力,再趁著河水注滿之前建好橋梁,那才叫收複失地。

吳謀心情大悅,說話便也誇張點。他的謀士自然也沒有反駁,畢竟吳謀隻說有希望,而沒有說“一定”,也無不妥。

忽然,他的謀士抬頭,繼而伸手,然後哆哆嗦嗦道:“將,將軍,好像下雨了!”

吳謀聞言色變,抬臉一試發現果然下了雨,強壓著緊張的心情,鎮定道:“小雨,不礙事!”

下雨意味著什麼?下雨意味著河裏將會有水,意味著大軍將要被困在河對岸,意味著對方可以源源不斷送人,然後將北國大軍蠶食。

“別怕,這雨一時半會還早成不了什麼影響——傳令三軍,全力進攻,務必要在天亮之前登岸!”吳謀喊道。

機會難得,若是失去這次,或許再也不會有下次。先不說這雨會不會形成積水,就說現在退兵,對方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到時候他們銜尾追殺,自己這邊將會受到重創。

吳謀倒不是害怕擔責,而是不舍得這樣的好機會。自己是三軍統帥,若失去這樣的好機會,將會後悔終身。而且,說不定還會因此染上心魔,將再難帶兵。

如今已不是人力所能為的,而是看這雨到底是大是小。若是小雨,則無礙;若是大雨,短時間內也不會積水。所以吳謀才會下令進攻!

前線士兵也發現下了雨,然而軍令如山,他們卻不得不向前衝。士兵們心中忐忑,卻因此攻勢更猛了,因為他們知道沒有退路了!

天快亮了,雨還在下,而且似乎越下越大。

吳謀早已不淡定了,也不再躺在椅子上,而是焦急的走來走去,時不時嘶吼兩句,督促軍官下令進攻!

謀士也不再逢迎,因為他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看著吳謀已經因為焦慮而失去正常的判斷力,更加著急。

這個謀士不是平庸之輩。在將軍不冷靜的時候,他必須冷靜。如今他想到一個問題,他決定提醒吳謀。

“將軍——”

“嗯?”

“姚勇可能會食言!”

吳謀聞言,麵色唰地慘白,身體一僵後退幾步,幾乎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