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節 肯尼迪風雲(1 / 2)

但是天不如人願,因為天氣的緣故,使得這次白俄羅斯的野蠻人麵臨不小的危機,雖然在波蘭地區德意誌的貴族們集結了龐大的軍隊,但是白俄羅斯人依然發起了戰爭,隻是這場戰爭無法挽救內部的危機,於是白俄羅斯的大軍為了能夠節約糧食留給下一代對肯尼迪王朝北方前線‘保加利亞’發動的突襲,囤積在北方的糧食都被洗劫了,2萬守軍全軍覆滅,而這時伏爾加的伏爾加人馬部落對‘亞美尼亞’發動了戰爭,而與伏爾加部落是盟友又是世代的聯姻部落兼薩克金的死敵圖庫部落聯盟再次發動了戰爭,因為埃及地區與兩大王朝作戰拖住了薩克金長達3年的時間,當然拖住的意思就是不打仗,‘非洲’地大物博環境炎熱使得肯尼迪王朝被動防守,每次都是等著兩大王朝的進攻,薩克金依靠嚴密的計算最終於‘法尤姆’一代擊潰了兩大王朝聯軍斬殺超過20萬遊牧民,於是西部的安危結束了,馬上又得到了調令前往北方,途中得知三麵作戰於是被迫返回東麵。

由於現有的軍區的無用,皇帝阿爾法重新劃分了軍區,北方軍區依舊以聖寶萊帝國加白俄羅斯人為主要對手,西部軍區以埃及周圍兩大王朝為對手,東麵以人馬聯盟為對手,而靠近都城地區劃分為一塊軍區,最終壓縮成了4塊軍區,軍隊得到了更好的集中,解散的軍區士兵被派往北麵以及西麵,至於都城有著10萬近衛軍再加上三麵軍區可謂毫無危險。

如同巔峰時刻的東羅馬帝國一樣,國力強大單挑匹敵對手幾乎沒有,但是周圍強國林立,疆土寬廣敵人眾多,領地多麵受攻,使得常年征戰,但是有幸於出了‘英雄’,否則麵對如此眾多的彪悍的敵人可能會被拖垮,在這個空間也可以稱為獨立的世界,納尼亞所站在的土地隻是知道周圍的局勢,而再遠些就不得而知了,領主世界除了NPC諸國之外還有土著或者早期的外來者,無論是從裏還是到外都充滿了火藥味,沒有可以協調的餘地。

位於肯尼迪王朝中心的‘迪亞巴克爾’北麵直逼人類大聯盟,南方西部出於各種情況使得隻能被動防守,北麵成為開闊疆土的目標,但是西麵與東麵都是強敵環立常年征戰,使得兵力極大的被牽製,位於都城西邊600裏之處就是戰火燃燒,雖然對都城的威脅不大,但是終究還是驗證了強敵環視的局麵。

肯尼迪.阿爾法,肯尼迪王朝第23位統治者,先祖原來是要塞所屬勢力中中等的一位首領,出於不知名原因最終來到了這塊土地最終建立起了縱橫亞非歐龐大帝國,憑著當時人類聯盟與據點勢力還沒有進入這塊土地,慢慢的建立了強大的帝國,隨後為了逃避被剿滅的情況,周圍的種族開始自發的集結不斷的對抗肯尼迪王朝,但是結果都是失敗的,直到疆土寬闊到了一定的時候,多方麵都需要駐守才慢慢的形成了現在攻少守多的局麵。

阿爾法之前的先祖以及他的父輩都做過開疆擴土之事,作為一位最高的統治者當然要在史詩中留下自己光輝燦爛的一筆,於是將目光瞄準了北麵的‘匈牙利’一帶,非洲的沙漠以及哈薩克的荒原都不是理想的土地而且占據了這種土地隻會使得自己的兵力不斷的分散最終可能導致王朝覆滅,而北麵都是文明人,雖然會拚死抵抗,但是土地環境使得北麵如果征服就極易被馴化,而非洲的王朝與東麵阿薩克擁有無窮的縱深,可謂是機動能力極強,這也是阿爾法不準備在這兩個方麵擴張的原因,至於南部那裏有著一個土著建立的國度,實力不弱,此時已經是多麵交戰,如果在開一麵將會讓帝國所處的情況更加的被動。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雖然解決了西部王朝的攻勢,但是東麵再起烽煙,對於這些到處跑的人馬部落,就是阿爾法也非常的頭疼,如同維京人般對習俗傳統非常的執著,對力量榮耀無限的渴望,再加上到處搬遷,使得殺不盡滅不完,殺完一批又有一批人馬搬過來,多年的戰爭也是因為人馬的這個特性才持續下來的,加上人馬部落之間聯姻無數,使得每次都能形成龐大的規模,為了平定這樣的動亂每次損失的人力與物資都是十分龐大,就是成功了也隻能延緩幾年戰爭並且沒有多少收益,已經成了一塊留之無用棄之可惜的地方了,多年的戰爭誰能保證如果撤退對麵還追來,那麼還不如不撤退,多年修建完善的工事可不是短時間能夠修建的,沒有了工事那麼麵對強悍嗜血的人馬付出的代價將會超出肯尼迪王朝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