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尼亞從NPC手中得到最詳細的分析報告,為了那張還沒到手的轉職證書,佛羅多可謂是早有準備,納尼亞對自己的對手軍力上的各種比較倒是不怎麼在乎,戰爭勝利定律無他,環境與絕對的實力,納尼亞懂的不多,一路殺來祭奠了納尼亞的戰爭價值觀。
在對手的對比上,發現幾乎都是對環境要求都是比較高,不說盲區的環境,就是許多普通環境都是危機重重,就如同壁壘的精靈很厲害,但是碰到的是平原,那麼無形中,對手能夠戰勝壁壘的範圍就寬廣許多,戰爭隻有一次機會,因為殘酷,所以珍惜。
但是納尼亞實在是看不什麼出來,對於那些戰術上智慧的極限,納尼亞是知道自己的斤兩的,所以隻是大略的看過,就如同許多人說武器決定不了戰爭,但是武器卻決定了戰術,拉開優勢才是勝利的基礎。
納尼亞隻是大略看過,納尼亞真正在乎的還是對手們的陣容,在完美的指揮官和戰術大拿也敵不過實力的差距,被擊敗的都是有破綻的弱者,納尼亞自信自己是沒有破綻的勝利者,除非實力上的拉平,否則就需要很極端的環境,比如地下。
薇薇安倒是認真的研究,對於納尼亞的懶散,薇薇安隻是對著納尼亞嘖怪的看了一眼就一個人拿過所有的資料在一旁了解,納尼亞很是無趣的去外麵鍛煉去了,哪怕是擂台競賽,納尼亞也沒有放下自己的武力強化,習武之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高手間的勝負往往就是一點點決定。
得到了資料隻是讓納尼亞能夠更有效的對付對手,在納尼亞的期待中馬上開來了8強之戰,戰場是平原,納尼亞看到這個場景,心裏真的沒來由的來了陣感慨。
一路殺上來,基本上就看不到一個平原環境的對手,這預示著人類前中期的悲哀,第一年頻繁的平原戰到了第三年已經快要銷聲匿跡了,這讓人類陣營的納尼亞多了些感慨,當然納尼亞自己就是人族,但是卻用壁壘城的環境,這也是實力決定戰術。
納尼亞估計出了對手可能是人族,從資料上顯示,卻是有一家人族玩家常用平原流戰術,但是在介紹這裏的時候,這名玩家似乎並不僅僅如此,而是壁壘、雪地、沼澤都留下痕跡,這些有些是他的敵人所選,有些居然是他選擇的,讓納尼亞很是凝重。
人族並非不是不可以在其他種族的主場地作戰,隻是這樣會敵強我弱,當然如果實力達到某種地步,那麼就可以無視戰場的環境,除非是致命的環境,因為環境多變讓人很難適應,這樣就會出問題,如果不是隻待3天,延長些,變成一個星期半個月或者一個月,那麼哪怕是納尼亞失敗的風險都會高達一半,環境帶來的軟刀子是割肉細無聲的。
既然選擇其他種族的主場地,那麼就隻有一個可能,就是這是一支全能型隊伍,這種部隊在現實中被稱為特種部隊,而且還是特種部隊中的特種部隊,可以說是地獄【形容詞】走出來的。
這種士兵上可騎馬作戰,而且騎術和馬上經驗都是屬於高端的,下馬可以手持任何武器沒有分生的感覺,刀劍-斧-錘-弓-弩-戟都是樣樣精通,這種精通並非是懂得使用,而是連戰鬥意識都改變的,成本太高了,也隻有大勢力才敢玩這種不是神示生物但是實力卻堪比神示生物的士兵。
這種士兵靈活多變,適用於任何戰場而不會被因為地利環境導致逆風局,當然這種士兵隻是感慨下,納尼亞可是沒有這個資本,也不想玩什麼特種部隊和斬首行動,已知的斬首行動都是靠著突襲-出其不意。
而這個世界中的玩家一旦交戰,難道還不知道對手是誰,還會目中無人嗎,哪怕就是自大,但是身邊的近衛和親衛也絕對不是那麼容易過去的。
平原,納尼亞直接將車廂圍成一圈,靜待對手的來臨,吃著手中的肉幹和幹糧,偶爾吃一下也很不錯,隨便什麼食物,天天吃,哪怕在美味也會吃膩。
納尼亞的自信就是幻影射手,能夠黑夜白天作戰的兵種,而且視力非常的給力,再加上無可比擬的遠程打擊,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幾乎沒有敵手,當然如果對手是鬼族就有壓力了,所以每次都要浪費光明粉,這是不可回收的,因為沾染了其他雜質就如同一顆老鼠是壞了一鍋湯一樣,因小失大可劃不來。
而納尼亞的對手也派出了精銳的斥候在第二天發現了納尼亞的營地,與納尼亞差不多的軍備,隻是除了馬廂外,所有的士兵都是騎兵裝,屬於重騎兵和輕騎兵混合搭配。
納尼亞知道對手,對手也知道納尼亞,如果說前麵還好混搭,那麼現在隻有16名玩家了,也就沒有什麼煙霧了,在擂台上觀眾的眼中已經看的一清二楚,哪怕小有變化,但是還是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