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食品趣味化

市場

作者:周春燕

休閑食品是從大食品中細分出來的一個功能性品類,一般的消費場合是當人們休息下來,閑著沒事的時候或者打發時間的時候,用來占嘴的零食。一提到“零食”兩個字,無論成年人還是小孩兒,首先會聯想到一堆包裝豔麗、味道怡人的小食品。1978年改革開放,1988年國家放開糧食的統購統銷政策,從此消費者對食品的多樣化需求快速增長。2000年後超市業態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推動了休閑類食品的快速發展。2012年前後隨著大食品供應的逐漸充足,消費需求進入了飽和期。整個市場經曆了快速的成長性增長階段,已經進入了穩定發展的成熟期。

近年來,我國休閑食品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年均增速超過25%,市場規模呈幾何級的速度增長。全國範圍先後崛起了以福建膨化油炸小食軍團、安徽炒貨軍團、湖南辣椒製品軍團、河南冷凍食品軍團等為代表的區域休閑食品產業化集團,形成了區域性的以地方特色產品加工為主的休閑食品多元化的趨勢。然而,雖然休閑食品市場已進入發展的成熟期,但正是由於休閑食品種類繁多而無太多本質區別,企業規模普遍偏小,休閑食品行業市場集中度並不高,全行業前十強企業僅占到三成銷售份額,缺乏享譽全國的著名領導品牌;再加上準入門檻偏低,導致產品市場魚龍混雜,同質化競爭仍然十分激烈。

休閑類食品的重度消費人群是兒童和青少年,愛玩的天性推動了休閑食品的趣味化發展路徑。由於先期探索型企業卡夫、瑪氏、華豐、康師傅等研究並踐行了趣味化的正確發展路徑,後起企業紛紛效仿。休閑食品行業逐漸進入了成熟期,這對未來增長空間狹小的中國休閑食品企業來說,在這個“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休閑“食代”,趣味化發展是否是唯一的製勝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