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鎖具企業解鎖

營銷

作者:陳石平

近年來,我國五金鎖具行業以每年15%的增長速度平穩發展,年總產值達1800億元人民幣以上,出口達80億美元以上,約占我國整個輕工業出口額的1/3,排名輕工業前三位。目前中國登記注冊的鎖具企業有1400多家,以中小企業為主,大多為個體、私營企業,基本上都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據了解,現在中國五金產業中至少有95%為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成為中國五金鎖具行業發展的主力軍。在我國眾多的五金鎖具企業中,中小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成為行業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

鎖業發展受阻

鎖具企業經過創業、守業,已經進入二次創業階段。隨著鎖具企業業務規模的擴大,外部環境變化、市場需求多元化、組織邊界的延展引起管理複雜性的增加。而營銷能力與組織管控的薄弱對企業發展的製約將更加顯著。

內部管理表現:

管理層缺乏戰略高度,高層戰略無人承接落地,不能滿足企業擴張需要;

部門間責權利不清,人崗不匹配,各部門相互推諉,配合效率低;

組織功能不全,如市場和企劃功能普遍不能發揮價值;

業務流程過長,可執行性不足,導致流程推進速度緩慢;

過多依靠人治與固有經驗,小利益團體眾多,決策過度集權;

缺乏員工培訓,導致專業能力欠缺,員工不滿情緒增加且互相抱怨,引起服務意識差;

產銷失衡,造成特價產品和低價產品經常性缺貨,高利潤產品又庫存積壓;

長期的家族式管理風格,造成了管理基礎非常薄弱,一旦有外部機會就顯得力不從心。

外部市場表現:

產品線過長,品種過多,技術優勢未在核心產品上完全凸顯;

區域市場發展不平衡,好的與差的區域業績相差巨大;

經銷商與終端表現強勢,廠家無法管控;

渠道層級過長,渠道重心普遍偏高,終端出貨偏少;

終端生動化不足,產品陳列髒、雜、亂、差;

銷售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人員能力提升問題亟待解決;

受禁摩、電動車替代影響,加之行業內競爭加劇,交通鎖市場增長停滯,進入行業成熟後期;

固有摩配、五金渠道及銷售團隊相應經驗與企業產品多元化發展不匹配。

以上種種跡象表明,鎖具企業已普遍處於“亞健康”狀態,二次創業迫在眉睫。要求行業必須盡快著手開展組織管控和營銷業績提升工作,帶動整個行業進入一種組織化的規範管控狀態,用有效的組織管控模式以及深度營銷思想引領行業走上正確的軌道。

兩大核心命題

針對鎖具行業組織管理與業績提升兩大核心命題,要解決銷量問題,不能單單針對外部市場,否則,外部發力時內部卻不能及時跟進,容易造成內部係統更加紊亂,因此實施“雙管齊下、管理與銷售並重”,從係統上共同推進,提出以下解決思路:

核心命題一:組織管控

年度營銷規劃。基於鎖具行業的市場發展趨勢,結合公司戰略與業務發展方向,完成“××年度營銷規劃”,明確公司達成跨越式發展目標的增長點、路徑、策略、計劃與預算、保障措施,引領公司目標清晰有力達成。

組織管控模式。基於公司新發展階段的經營重心、業務延展方向,結合當前組織管理與營銷功能的發育狀況,以及中高管人員的能力思維現狀,設置理想的組織管控方案,包括部門的構成、各部門的定位與相互之間的關係,保證組織結構和能力的延展、與戰略和營銷業務的擴張之間有效互動,支撐公司長遠發展。

責權利體係。基於新的組織架構,確定各部門的職能定位,定義各崗位的職責構成,明確部門之間以及上下級崗位職責的接口,建立責權利體係,以績效考核一劍封喉。

流程優化。基於上下級之間決策和信息傳遞的需要,以及橫向部門崗位之間協作完成核心工作的需要,明確核心流程,梳理當前的流程,針對之間的差異,落實逐步調整方案,完成流程優化方案的設計。

核心命題二:業績提升

打開細分市場空間。核心是構建“一主多能、市場精耕”的營銷競爭格局,其中“一主”指核心多品牌運作,在穩住中高端市場份額的同時,尤其在中低端鎖具品牌定位上,進行品牌策劃及營銷全案操作。“多能”指外貿、鎖芯、電子商務、工程大客戶四個核心增長點。

樣板市場打造。一是加強市場管理,針對渠道開展“聚焦策略,分渠道、分產品線開發客戶”,針對終端細化銷售人員分工,做好拜訪、生動化等終端服務。二是加強品牌管理,通過品牌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淡化渠道談判能力。選取樣板市場,探索出一套可以複製的成功模式,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

團隊能力訓練。核心是管理幹部的職業化改造以及業務骨幹的係統能力再造。在管理幹部的職業化改造方麵,打造精英特訓營,錘煉能夠擔當重任、承接業務增長點突破的精英職業團隊。在業務骨幹的能力再造方麵,突出對“狼性”作風及專業素質能力的打造,建立立體培訓體係,再造營銷“狼性”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