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常委的胡子
追風
作者:李然
廣東省政協常委孟浩留著一頭令人印象深刻的銀發,不過,最近人們對他的胡子更感興趣。
去年1月12日,在廣東省政協第十屆第五次會議的自由發言中,孟浩搶過話筒,說:“‘39號文’一天不公布,我就一天不刮胡子!”
外界起初以為這隻是一句笑談,沒想到孟浩卻玩真的。今年1月,當孟浩再次出現在廣東省政協會議上的時候,胡子已經長到十幾厘米,頗為“壯觀”。
終於,在1月23日,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公開表示:“作為對孟浩的一個承諾,我們在今年3月底之前向全社會公開‘39號文’,希望他今天就把胡子刮了。”
可是,孟浩的胡子還是沒刮。直到3月29日,“39號文”出現在了政府門戶網站上,孟浩才決定結束蓄須,然後以一種行為藝術的方式,第二天在廣州海心沙公園門口,當眾剃掉了胡子。
胡子與紅頭文件
所謂的“39號文”,是指廣州市政府印發的《城市建設投融資體製改革方案的通知》穗府[2008]39號,關係到廣州市交通、水務、地鐵、燃氣、垃圾處理等民生領域各個方麵,但這份文件並沒有在廣州政府門戶網站上公開。
2011年3月,孟浩偶然看到了這份文件,深感疑惑:和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文件為何沒有公開?於是,接下來他便開始了長達兩年的努力。有媒體稱,孟浩這是在用胡子死磕一份紅頭文件,也有人說,孟浩的胡子挑戰政府的麵子。
孟浩平時事務繁忙,不太修邊幅,但很少留胡子。在他的記憶中,兩年前旅美期間曾經蓄須,他找出當年的照片,看上去胡子不長,而且回國之前就剃掉了。
其實,這次為一份紅頭文件蓄須,孟浩也並非完全是一時心血來潮。從前年12月28日舉辦個人書法展那天開始,他沒再刮胡子。“當時心裏已經有了一點蓄須的想法,隻是還沒有下定決心。後來想法在心裏憋久了,就說了出來。”
這一年多的時間裏,隨著胡須長度的增加,他忍受了因此帶來的種種不便。家人也經常對他的胡子表達不滿。終於,“39號文”出現在政府門戶網站上,孟浩才得以同長胡子告別。
但惱人的胡子沒了並不代表公布“39號文”的事情完結。4月3日,孟浩召集廣東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省社科院研究員丁力、中山大學教授郭巍青等學者、律師舉行“南方民間智庫圍觀會”,對“39號文”的得失進行了研討,指出了其中暴露出的問題。6日,他發出《致廣州市政府的一封信》,建議市政府組織召開座談會,正麵回應有關“39號文”的質疑,特別是要組織調查廣州誠毅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股權進出廣州環保投資有限公司賺取3000萬的問題,並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
“民間義診”政府不領情
“爭取民主權利的努力是無止境的,在其過程中自然會妨礙某些利益集團,最近這段時間,得罪了不少人。”
孟浩喜歡寫對聯和打油詩。在“南方民間智庫圍觀會”上,他第一個發言,並賦詩一首:專家學者聚一堂,曝光秘文細考量,破開肚腸究病理,依法從規開藥方。
但是,政府部門對這種“民間義診”似乎並不領情。孟浩事前在微博上邀請廣州市政府有關涉文單位派代表參會,但沒有一位政府部門人員出現。
對於這種“隔空喊話”的情形,孟浩有著充分的思想準備。“我不會因為政府部門沒有回應而感到失望。我隻是覺得,廣州市政府放棄了一次與民互動的好時機。全國各地媒體紛紛對‘39號文’進行報道,認為廣州市政府不該偷偷摸摸地搞改革,而應該依法公開,讓社會知情並廣泛參與。錯誤可能已經產生或存在,但是政府將如何麵對,這將是考驗政府領導人的智慧與能力的時候。”
在政府和民間互動有限的情況下,“39號文”的破解將是一場複雜的持久戰。孟浩也深知其中的艱難。
孟浩模式
“孟浩模式”說來簡單,就是廣泛聽取民意,同媒體、專家、律師等各界人士互動,但實際上需要付出極大心力。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目睹了一次孟浩模式的“運轉”。4月9日上午,與廣州市天河城一步之遙的天河南六運小區三街上演一場租客與城建物業的對峙,並發生激烈衝突。三名租客員工被不明身份歹徒襲擊致傷,其中一人傷勢嚴重住院治療,當地警方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