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庭很快就把靜成給他的銀票換成了更小麵額的票麵,在責令靜成給店裏每個小二足夠的遣散費之後,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悄悄地出門了。
雖然就這樣點了迷香讓靜成睡死過去有點不太安心,但是靜成對於昭庭來說還是太過麻煩,比起有人陪伴,昭庭更想一個人,被人遺忘的一個人活下去。
隻是,令他覺得意外的是,當他剛騎過護城橋的時候,他意外地看到了念兒牽著馬站在路邊等著,看樣子是在等自己。昭庭見狀勒了馬:“你怎麼在這兒?”
“追隨你來了。”她莞爾一笑,伸出了手,“信的事情已經安排妥當。我先事先說明,你不必顧慮我,我是出於自己的想法才要跟過來,望東家成全。”
昭庭看著她,傻了眼,愣了好一會兒,低頭笑了一下,微微蹬了蹬馬:“你要是不覺得苦你就跟上來好了。”
他們一路往北,終於進入了華州。華州以玉石為主,一進去便那些個珠寶首飾就閃花了他們的眼,昭庭很快就穿過了那些個大城市,很快在一個山腳下的小鎮子停住了馬。
對於新來的異客,村民們都覺得很吃驚,也很好奇,便紛紛圍繞了上來。念兒看了看昭庭,又看了看村民,清了清嗓子:
“村民們,我與家弟因家道中落而被迫外遷,如今想在你們村子落下根,請問,你們這兒有沒有什麼多餘的民房?”
幾個男人猶豫了一會兒,念兒接著說道:“我們願意以四十兩每間房的價格,您誰家裏有多餘的房子?”聽到如此闊綽的開價,幾個男人自然不再猶豫,立刻爭先強後的帶著昭庭他們幾個看了房子,昭庭選了一個寬敞幹淨的四進房,付了錢。
四進房的最左側是廚房,轉過來是一個廳堂加上一個類似於書房的套間,最右邊是又是一個房間。好在這幾間都很深,在村民的幫助下,最右間改成了念兒所住。中間的那套間,居右昭庭在裏堆了高炕權當是床,廳堂還是維持著不變。而最左的廚房,昭庭把它劃成了兩間,前麵是廚房後麵則是洗浴的地方。
日子就開始過了起來。
村裏民風簡樸,念兒不想壞了昭庭的名聲,每天除了做做針線活,就是出門找其他的婦人們學習養雞養鴨的活動。昭庭他雖然也想學,可是念兒似乎不讓,說廚房是女子的天下之類的,於是,當他偶爾得知村裏的孩子都幾乎不識字的時候,他便主動的與村長商量了一下,開了一個小學堂。
於是,每天早晨,本來都在村裏瘋玩的小孩子都乖乖的端了些小凳子坐在昭庭他們家院子裏。上到十多歲的男童,下到三四歲的小娃娃,他們都不識字,坐在院子裏好奇的看著昭庭。
這樣的生活還是蠻可愛的,每天早上聽著朗朗的讀書聲,伴隨著母雞穿梭其中的歡叫聲。午時的時候,孩子們都回家拿了碗和菜坐在院子裏嘰嘰喳喳的講話,到了快下午的時候,他們在昭庭下課的口令之後,如同退朝的水一般整個場地裏空無一人。
“看著這些小孩子,一邊覺得自己是真的老了,一邊又覺得自己好像還很年輕。”
某個難得的下雨天裏,昭庭得了閑,對正在廊下看雨的念兒說道。
“你總是說你自己老,你哪裏老了?”念兒有些不滿的回頭看著他,昭庭聽她抗議,便笑笑不說話,“原來一直覺得你深不可測,可是,自從你告訴我之後,我又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樣的日子從昭庭搬進去開始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著,過年的時候,為了表示感謝昭庭教自家孩子認字,有幾個村民們送來了豬肉、魚肉和布料,不過昭庭和念兒雙雙表示對於布料完全不拿手之後,好心的村民竟然做好了衣服給昭庭他們送來。
開了春,昭庭的這個班已經學了很多了。畢竟在這個小村落裏,父母們都沒有讓孩子們以讀書作為出路,所以,也不拘他們識了多少字,而到了這個時候,正是農忙,很多孩子也便請辭離開了學堂。
昭庭對此倒也並不是很在意,隻是,對於幾個天賦異稟的,昭庭便也親自去拜訪了他們的父母。先是告訴他們他們孩子的聰慧之處,隨後又告訴他們考上生員之後的好處,凡是這樣遊說了幾次之後,還真的有孩子重新回到了學堂。
昭庭對此,便也更加費心的去教。
等到雪再下下來的時候,昭庭的一個非常聰明的學生考上了生員的資格。聞訊,整個村裏都熱鬧了起來,點鞭炮的點鞭炮,辦酒宴的辦酒宴,孩子的父母更是二話不說,送了昭庭一個豬頭,幾袋子大米還有三套新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