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裏的人生哲理
雜譚
◎老興不淺
一對夫婦退休多年,但仍然習慣把有時鍾定時的收音機調到早上七點就響,好把他們吵醒聽新聞報告。有天早上新聞報告之後,他們最喜歡聽的一首浪漫老夜曲接著播出。丈夫伸臂摟住妻子,在她耳邊輕聲說:“親愛的,我要是年輕40歲,你知道我現在會做什麼嗎?”
“知道”,她一麵問答,一麵將身子依偎得更緊些,“我當然知道你會做什麼。”
“告訴我,親愛的,”他歎息道,“你說我會做什麼?”
“如果你年輕40歲,”她悄悄地說,“你會起身去上班。”
啟示:年輕人永遠無法體會老年人的感受,老年人卻總是羨慕年輕人的活力。有些事情,隻有經過了才知道珍惜,否則,即使讓你重新來過,也一樣會丟棄。
◎剃頭匠
古代有個技藝高超的剃頭匠,一次,他給一位將軍剃頭。為了賣弄他的手藝,他把剃頭刀上拴了一串鈴鐺,然後將剃頭刀高高拋起,隨著一陣鈴鐺聲響,剃頭匠敏捷地接住下落的剃頭刀,順勢剃上一刀。在整個剃頭的過程巾,將軍被嚇得冷汗淋漓。好不容易等到剃完了最後一刀,氣急敗壞的將軍不山分說地把剃頭匠捆在樹上,操起弓箭便射向剃頭匠。隻見每枝箭都貼著剃頭匠的頭皮射在樹幹上。自然,剃頭匠也是被嚇得兩股戰戰。
啟示:表現技藝有各種形式,雖然越是驚險就越是刺激,但剃頭匠在表現他的技藝時,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即不能拿別人的生命開玩笑。同樣技藝高超的將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揭示出了剃頭匠在賣弄技藝過程中所無意遺漏的這個重要信息。
◎一半懸在桌外的酒杯
有一位女演員對美國著名女演員班克黑德(1903—1968年)大出風頭很不服氣。一天,她對別人說:“班克黑德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任何時候我都可在台上搶她的戲!”
班克黑德聽後不屑地說:“沒什麼,我甚至在台外也可搶她的戲!”不久的一次演出就證實了她的能力。
那次的演出有這樣一幕:那位誇過海口的女演員擔任主角,演一個全神貫注打電話的角色,而班克黑德扮的是一個一閃而過的角色——因受不了那無聊的閑扯,擱下正喝著的一杯香檳酒悄然退場。事就出在杯子上:她好像隨便地將酒杯擱在桌子的邊緣,一半在桌麵上,一半懸在桌外。觀眾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酒杯上了,緊張得連氣都不敢喘,生怕它掉下來。這樣,主角的戲就很少有人注意了。
事後,那位女演員才發現杯底粘了塊膠布讓酒杯能懸固在桌沿上。
啟示:生活就是一個大舞台,主角和配角隻不過是一個名稱罷了,大家實際關注的還是你的演技,當然還有你投入生活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