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犯擰啦,張處、袁處也是一片好心,”老孫頭勸葉揚道,並為葉揚說好話。
“小葉現在在第一食堂勤工儉學,這個實習成績是杠杠的,據我所知,這是可以加學分的。”作為學校的老人,老孫頭對於一些教務工作也是知道一些。
“對、對、對,”袁胖子終於找到了一個彌補剛才關係的機會,盡管剛才他機械地按章辦事,也不能就說做得就不對,但是他這說話的語氣和態度太惡劣了,用有色眼鏡看人,自覺高人一等,難道是‘魔都’人的專利?
通過剛才葉揚和李莎一通對話,袁胖子總算是琢磨過來了,這些學生不清楚,他作為學校行政人員,可是知道李老在學校分量。
別看是一個糟老頭子,但是少了他,農科大的全國排名最少要下降20個名次以上,科研經費都得少好幾千萬,對於一個享受國務院津貼的科研工作者,已經脫離了行政級別的範疇。
“小葉在創業方麵很有想法,而且是從事的養殖行業,和我們學校的專業也對口,不像很多的學生創業,都是選擇“短、平、快”的做網絡或者直接開店,和打工沒有什麼區別,像葉揚這樣的有自己的技術的創業項目,值得我們大力推薦。”
袁胖子之前說話,雖然語氣很欠揍,但是講的還基本上是實情,現在見風向不對,立刻換了一副嘴臉,替葉揚說起好話來。
正所謂,官字兩張嘴,上說有理,下說也有理。
“再讀個一年,拿個畢業證是沒有問題的,學位證也可以盡量爭取哦。”張阿姨說道。
“我倒是有個主意,既不耽誤小葉創業,又能保全學業。”隻見袁胖子從他的辦公桌的抽屜裏,拿出一遝文件,說道:“李老是我們學校的宿老,是農學院的金字招牌,為我們國家的農科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我個人是非常敬佩的,小葉同學救了李老,這個機會我覺得葉揚同學完全可以把握。”
“張處,還沒來得及向您彙報,今年‘魔都’團市委給我院學校下達了100個大學生村官的名額,其中一個村恰好離我們學校不遠,是屬於保山區的一個農業發達鄉鎮,小葉有養殖技術,完全可以以在校學生的名義到村裏當村官,帶技術下村,是有政策的扶持的。”袁胖子說道。
葉揚和老孫頭對視了一眼,都看出了這個身份對於他發展養殖業的重要意義。
老孫頭更是喜不自勝,搓著手說道:“第一食堂,發展有望,哈哈。”
老孫頭的奇怪表現,引起了張阿姨和李莎老師的興趣。
“什麼項目能讓第一食堂發展有望,我最喜歡第一食堂的大饅頭,又喧又軟又實在。”李莎老師說道。
“想當年,能吃上第一食堂的鬆鼠桂魚、葡萄魚、荔枝肉,是多有麵子的一件事情呀。”張阿姨也回憶道,在那個憑糧票吃飯的時代,第一食堂就是美食的代名詞。
“現在的第一食堂和以前不能比囉。”老孫頭有些落寞地說道,但是隨即又振奮起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第一食堂的招牌成了‘烤鹽肉’,全靠葉揚同學的竹鼠養殖技術才能辦下去。”老孫頭得意地說道。
“呀,就是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第一食堂的‘限購事件’?”李莎老師瞪大了眼睛,“我還沒來得及去品嚐呢。”
“聽說,為此不少同學都提前回校了,都要嚐嚐這史無前例好吃的肉串,由於隻對本校學生銷售,連帶我們學校男生的脫單率都上升了10%!”李莎老師劈裏啪啦地說道。
這一番言論,葉揚也未曾聽過,讓眾人目瞪口呆,覺得很不可思議。
“你們不要用這樣的眼神看著我,我也經常泡我們學校的論壇好不好,整個學校BBS都翻天了,專門開辟了‘烤鹽肉’板塊,其他學校的人要吃,得預約呢。”
老孫頭用一種極為幽怨的眼神看著葉揚,緩緩說道:“看到了吧,小葉同學,你做撒手掌櫃,每天隻提供600串肉給我們,就是這樣的結果!必須馬上擴大生產,不然同學們可不答應。”
葉揚聽了也有點頭疼,他最近忙於修煉,雖然德魯伊等級提升到了8級,可真的沒有料到“坑道鼠肉串”居然有這麼火爆。
“呃,這也是我們對市場和同學們的熱情估計不足的結果。”葉揚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袁胖子猛地一拍桌子,義正辭嚴地說道:“既然有這麼好的銷售前景,是近年來少有的好項目,為了打響了我們農科大的‘創業’品牌,一定要扶持!政策上要最大限度的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