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報(1 / 2)

楊淑瑃抱著兩個兒女,熱淚盈眶,心中五味雜陳。筱霞和筱悠也跟著自己的主子默默抹淚。

即便燭光昏暗,楊淑瑃還是能看到衡璣臉上的紅手印,對自己,又是多了些許悔恨。

謝過趙媽媽後,還沒坐下,衡璣的肚子便咕咕叫。

“母親,我肚子在叫,他餓了。”衡璣說話斷斷續續,他抿著小嘴,像是在害羞,萌萌的大眼睛純純地看著楊淑瑃。

“小公子,想要吃什麼?老奴這就去灶房找人給您做飯去。”趙媽媽道,她是個十足得和藹可親的老人。

衡璣愈發用力往楊淑瑃懷裏,不敢作答。也難怪,三歲的小兒,不知何因被疼愛自己的祖母打了之後,任誰都不敢輕易相信了。

楊淑瑃心痛自責,自己遭受的罪又在孩子身上重演了。她認為都是自己的過錯,沒能好好照顧兒女。她把另一隻手上的熟睡的凝淨放心地交給奶娘,雙手抱著衡璣,希望他不要害怕。

趙媽媽麵相祥和,說話聲音一向不大,頗討小娃喜歡。沒想到遇到衡璣,竟碰被嫌棄了。

燈光不明,猛然看到衡璣柔嫩的麵頰上的傷痕,又想到誠意侯隻顧自己罔顧親情,把他送人了,心中不由生出幾許憐愛。

楊淑瑃滿臉歉意,道:“媽媽勿怪,這孩子怕生。”

趙媽媽道:“無礙的。小娃就是怕生。老奴這便去灶房尋些膳食。”

楊淑瑃道:“有勞媽媽了。”

“老奴應當的。”趙媽媽道,看著楊淑瑃的眼神多了幾分希翼。

李夫人,或許您能改變殿下的現狀。

你若能改變,日後我必為你鞍前馬後。

真希望您是殿下的福星!

筱霞又與趙媽媽低聲說幾句,塞了一物給她。

趙媽媽也不耽誤,快速走到灶房。吩咐丫鬟給楊淑瑃送去裝了滿滿一箱的食盒,才徑直走向長公主的院子。

········

長公主卸妝垂發,手持古書,半臥在羅漢床上。

趙媽媽行禮,手持一物,道:“殿下,這是李夫人給我的書信。她說,憑這封書信,便可到大然田莊找到種植旱稻的人了。”

長公主翻了一頁書,道:“我不是全權交與她了嗎?她這是想偷懶了。”說得隨意,帶著幾分“揶揄”。

全無責備,對楊淑瑃的放心超乎常人。

這也難怪,誰叫楊淑瑃“攀上”長公主最信任的人。

更重要的是,楊淑瑃此時的狀況容不得她有多餘的心思。

“李夫人說此時路上不太平,她沒有人手護送。”趙媽媽道。

某些地區幹旱嚴重,靠天而活的農民,被天拋棄了,無奈隻得選擇做流民,他們堵塞道路,特地圍堵行人搶奪錢財。嚴重時,過往行人不但丟了錢財,還丟了小命。

“旱災很嚴重嗎?”長公主疑惑道。

駙馬爺從不在長公主麵前議論政務,長公主又甚少出府,隻是關起門來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故而,對外麵的事不是很清楚。

“老奴聽說,此時城門搜查得可嚴了。除了搜查行李,還要看著裝。若衣衫不潔、破舊,是不允許進城的,說是怕趁機混入城內作亂。”趙媽媽道。

流民缺乏作為生存必須的食物,記憶失去理智。將他們攔截在外,亦是保護城裏人的不得已的手段。

長公主接下信函,算是答應了。

趙媽媽又道:“老奴今日去接小公子和小姑娘是碰到幾件事不解之事。”

誠意侯和侯老夫人今日的行為叫她甚是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