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析地域性文化旅遊產業鏈模式的創建(1 / 3)

試析地域性文化旅遊產業鏈模式的創建

產業發展

作者:荊雲波

摘要:文章在討論文化產業與文化旅遊概念的基礎上,論述了地域性文化產業鏈的建立是實現效益最大化的途徑,提出對地域性文化資源進行深度開發應注意的問題及地域文化產業鏈的幾種模式。

關鍵詞:地域性;文化產業;文化旅遊;產業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2)24—0001—05

1 文化產業與文化旅遊

當人們物質層麵的需求滿足之後,就會產生更高層次的追求物質背後的符號附加值及精神文化層麵的消費需求,因此文化產業應運而生。文化產業這一術語產生於20世紀初。最初出現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中,它的英語名稱為Culture Industry,20世紀60~70年代,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格局和經濟構成發生了重要的變化,生產的中心從過去工業時代的物質生產轉移到了後工業時代的文化生產,經濟的中心也從生產轉為消費。文化生產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要麼挖掘物質背後的文化意義或為產品注入文化內容並將其變為主宰人們消費的賣點,要麼直接將文化與產業掛鉤,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文化產業的興起主要是由消費領域的變革引起的,當物質商品的生產大大超出人們的需求時,人們的消費不再滿足於純粹的物質消費,對精神層麵的需求和對文化品味的追求成為人們消費的熱點,消費點的轉移以及不斷爆發的資本主義商品過剩的經濟危機迫使資本重新尋求新的投資領域,文化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文化因此也就變成了產業。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特殊的經濟形態,從不同的角度,對它的理解也不盡相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文化產業的定義為: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係列活動。2004年國家統計局頒布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將文化及相關產業概念界定為: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文化產業的特點是文化本身可以不需要投入勞動就具有價值,不需要耗費能源、不帶來汙染就可以創造價值,因此,資本的投入可以獲得最大的收益,甚至文化本身就是資本。

21世紀是信息時代,也是人類從資本經濟轉向符號經濟的時代,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科技社會化和知識資本化的時代背景下,文化產業的崛起更受到世界範圍的普遍關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已成為各大資本主義國家的首選經濟增長點,好萊塢、迪斯尼等就是其成功的範例,相應地,高耗能、高汙染、勞動密集的傳統產業被轉移到第三世界國家(而第三世界國家還將其當作發展本國經濟的外資大力引進)。我國進入市場經濟以來,提出經濟與世界接軌的口號,一方麵,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的物質產業依然是主導,另一方麵,在世界經濟潮流的影響下,生產和經濟都在發生著轉型,我們應該意識到不發展文化產業就意味著落後、意味著被資本主義後工業殖民的危險。文化產業在我國方興未艾,正成為許多城市競相發展和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文化產業是低能耗高產出的新型綠色產業,也是當前暢銷消費品(精神產品)的製造者,市場前景十分明朗,盈利空間非常廣闊。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大大減輕因發展經濟而給資源帶來的壓力,同時也能極大地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產業對經濟全麵協調發展和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將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國家也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旅遊業的興起是一個明顯的標誌,但和發達國家相比還遠遠不夠。文化產業要靠文化消費作為動力,文化消費的實質是符號消費,把商品的文化價值變成可以產生認同的符號標誌,人們在商品的使用價值之外格外注重商品的符號價值,符號成為買點和賣點,這樣就出現了商品符號化和符號商品化,從消費成為當今經濟中心的角度我們也可以根據符號消費的特點把當今的經濟稱為符號經濟。為一種產品賦予一個符號並闡明其背後的文化附加意義就等於為這個產品注入新的活力,比如,為產品尋找形象代言人、為企業添加經營理念均屬符號經濟行為。相較而言,我國的文化產業起步較晚,但是,在這個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我國的文化產業具有勢不可擋的發展趨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因為它的背後有五千年的中國曆史文化資源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旅遊產業就是要考慮如何利用文化資源產生效益,同時又在開展文化旅遊時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文化旅遊產業既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旅遊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涉及對一個國家和地區從曆史文化中留存下來進入旅遊市場的物質和精神遺產(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宗教民俗設施以及有關的風土民情、民俗禮儀等)進行開發、營銷和推廣。世界旅遊組織對文化旅遊的定義是:文化旅遊是人們為了滿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而前往日常生活以外的文化景觀所在地進行的非營利性活動。文化旅遊就是最大限度地獲取旅遊文化的產品價值,重新確定遊客的經曆和經驗,確定旅遊的文化影響,適應旅遊產業的文化變化。國內的看法則認為廣義的文化旅遊是指在尋求和參與全新或更深文化體驗基礎上的一種特別興趣旅遊,與一般的旅遊活動區別甚微,因為旅遊說到底是一種文化現象,任何一次旅遊經曆都是一次對新文化的體驗。

2 文化旅遊產業鏈的建立是實現效益最大化的途徑

文化產業不是單一的,文化產業之間存在連貫性和連鎖效應,文化旅遊業作為文化產業的一種也不例外。從產業間的關聯性來看,文化旅遊產業和其他文化產業之間,文化旅遊產業和傳統第二產業(比如建築業)、第三產業(如服務業)之間,都存在密切的關係。旅遊離不開其他行業的支持,缺少任何一個環節,旅遊的鏈條就會斷裂,旅遊將無法順利進行。隻有實現規模化,才能獲得規模效應。文化旅遊與其他文化服務產業結合,建立文化旅遊產業鏈是實現文化旅遊健康高效發展的必然要求,旅遊產業要取得長效發展,就要打造產業集群,延長產業鏈,形成規模效應。從文化旅遊的特點看,文化是旅遊的核心和靈魂,開發文化從研發、策劃到走向市場,人才的智力因素和科學技術手段的介入,傳播文化需要的媒體媒介的宣傳等環節,都與文化旅遊結下了不解之緣;從遊客需求方麵來看,文化旅遊雖說是旅遊者涉足接觸觀賞體驗異地文化及文化環境氣氛的過程,但是,旅行者旅遊的衣食住行所牽扯的行業都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旅遊,相關產業被整合進去,將文化融入旅遊中推向市場,加強旅遊和其他產業之間的交融與轉換,增加文化旅遊的附加值,拓展文化旅遊的產業空間,實現效益的最大化,讓遊客在與旅遊相關的一係列活動中品味文化旅遊的樂趣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