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遊的靈魂,為旅遊的發展注入了生機,旅遊是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合理規劃,適度開發,對於地方文化的傳播與保護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文化旅遊還能夠很好地體現文化內涵,承載地域文化精神,幫助實現文化與市場、與消費者的對接。但是,在發展文化旅遊業、對文化資源進行深度開發時,應該注意三點:第一,文化旅遊所需的創新性要結合文化資源的特點,突出地方特色和地域差異,既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風土民情、宗教習俗、建築特色,又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實質和內涵,避免旅遊形式的重複和雷同。第二,文化旅遊的開發要與地方經濟基礎、社會風俗相適應,充分尊重地方特色,不以破壞犧牲當地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為代價,要保護地方文化資源的獨特性,避免過度開發與歪曲開發。在必要情況下,為保護東道主地方文化不受破壞,可采取模擬的方法,達到“舞台真實”的效果。第三,提倡生態旅遊,宣傳環保知識,倡導人與自然、人與旅遊目的地社會的和諧相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文化旅遊的深度開發往往與文化旅遊產業鏈一起考慮。從功能結構的角度看,文化產業鏈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3.1 主題突出、五髒俱全型
這種類型一般是以主題公園為主,裏麵吃、住、行、娛樂、購物等設施較為齊全。主題公園有明確的參觀遊覽主題內容,比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來自全世界各個參展國圍繞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展示各國城市的文明和讓生活更加美好和諧的成果。世博會後,主題館將轉為標準展覽場館,可舉辦各類專業展會,與周邊世博中心、中國館、星級酒店、世博軸和演藝中心共同打造以展覽、會議、活動和住宿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鄭州的世紀歡樂園則是以現代驚險刺激休閑娛樂項目為主的綜合性大型遊樂園,作為交通重鎮的城市樂園,旅遊項目還兼顧了火車文化和鐵路史的科普知識,符合都市青少年群體追求刺激、放鬆身心、求知娛樂的心理,此外,遊樂園還有餐飲服務功能。
3.2 強強聯合型
這類旅遊往往是政府主導,旅遊管理部門通盤考慮,求得效益最大化,同時又讓遊客得到實惠。旅遊部門常以通票的形式,將各主要景點的門票捆綁在一起銷售。如成都市旅遊局就曾將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等景點的門票製成通票,每遊玩一景點,打一次卡,有效期的時間相對較為寬鬆,時間和參觀人員不會受到嚴格限製,幾人合買一張票,每人遊覽自己想去的景點也是不錯的選擇,很受消費者歡迎。現在很多城市都有旅遊通票或旅遊一卡通出售,采用的都是此種捆綁式銷售戰略,顧客得到的打折優惠較多,時間安排靈活自由。
3.3 優勢互補型
此類旅遊是以旅行社為主導,充分考慮顧客的興趣口味以及各地旅遊景點的特色和賣點,往往以一日遊或幾日遊的形式,將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結合起來推出,或者景點本身就是山水名勝和文化古跡的結合體,以求得旅遊線路的熱銷。例如都江堰、青城山二日遊,旅遊線路在同一個方向,相隔不遠,既可享受見證古代水利灌溉文化,又可欣賞青城山的山水美景。又如峨眉山和樂山大佛,兩處均被列為“世界自然及文化遺產名錄”,這兩處景點往往被旅行社作為二日遊的最佳線路,2011年峨眉山—樂山大佛景區被評選為“中國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3.4 實地體驗型
景區和當地人的生活融為一體,到目的地旅遊的同時,也是體驗當地風情和生活習俗的過程。如到平遙古城、雲南麗江等地,可以欣賞古色古香的建築,也可以悠閑地逛街,琳琅滿目、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令人大飽眼福,種類繁多、花樣各異的地方小吃令人一飽口福,晚上住在充滿民族特色的旅館,體驗當地人的生活習慣,收獲的一定是愜意和新奇。這類旅遊充滿了濃濃的文化氣息和閑適自由的切身體驗,各個商家的各類服務自然結成緊密的旅遊文化產業鏈,是一種理想的產業鏈模式。
文化旅遊產業方興未艾,根據地域文化特點,對其進行深度研發,實現與其他產業之間的交融聯合,建立地域文化產業鏈是增加文化旅遊附加值、實現效益最大化的途徑,也是發展與傳播文化、連接文化與市場的重要載體。在尊重地方特色、追求創新、注重服務和管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前提下,文化產業鏈的諸多模式才會真正讓消費者滿意,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張春香,劉誌學.基於係統動力學的河南省文化旅遊產業分析[J].管理世界,2007,(5).
[2] 王文祥.文化旅遊產業國內外研究綜述[J].學術交流,2010,(11).
[3] Craik, J.The Culture of Tourism.1997.
[4] 朱桃杏,陸林.近10年文化旅遊研究進展[J].旅遊學刊,2005,(6).
[5] 張曉萍.民族旅遊的人類學透視[M].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荊雲波(1966—),女,河南三門峽人,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教授,文學博士。
注:本文係河南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
(責任編輯:王書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