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
作者:李璐瑤
【摘要】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開始,社會上對於女博士的關注度開始上升。然而在網絡媒體建構的話語中,“扭曲化”、“妖魔化”的報道使女博士這一社會角色處於一個受人關注又在一定程度上遭人排斥的尷尬境遇。本文擬從網絡媒體對女博士媒介形象構建的特點出發,分析網絡媒體對女博士媒介形象扭曲的原因和影響,探究現階段重構女博士網絡媒介形象的重要性和策略。
【關鍵詞】女博士 網絡媒體 媒介形象 重構
在新媒體時代,網絡媒體以傳播速度快、傳播覆蓋麵廣、傳播信息及時、受眾互動性高的優勢,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但是也充斥著大量片麵、虛假、缺乏公信力的報道,並且使一些群體的真實形象與網絡構建的媒介形象相去甚遠。女博士這一群體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受到網絡媒體的關注,並主要以負麵性形象出現。
本文選取的樣本是google搜索結果中關於“女博士”的相關新聞和報道。為了力圖展現網絡媒體所構建的女博士形象,本文以1990年-2011年這一時間段中的31300個搜索結果為樣本進行抽取,並對其分類,共分為四大類:1、女博士婚姻;2、女博士就業;3、女博士與“性”;4、女博士與“自殺”事件。
一、網絡媒體對女博士媒介形象構建的特點
通過對樣本進行抽取和總結發現,網絡媒體對女博士媒介形象的構建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時間特點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開始,媒體對女博士的關注和報道驟然增多,進入新世紀以來,對女博士的調侃和諷刺更是變本加厲,這一現象與網絡的普及聯係密切。眾所周知,互聯網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開始在我國普及,並且越來越深地影響人們的生活。以前,以電視、報紙為主的傳統媒體對特定信息的傳播方麵影響較小,再加上區域和興趣點的隔閡,女博士尚沒有成為被社會媒體關注的對象。自從互聯網普及以來,互聯網利用傳播快、傳播麵廣的特點,加之以傳統媒體的跟風,女博士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推上了受關注的頂峰。
2、內容特點
網絡媒體對女博士媒介形象的構建主要集中在婚嫁、就業、相貌、性格、自殺等幾方麵的內容。一方麵,網絡新聞過度關注女博士的負麵話題並加以炒作,很少關注她們的學曆成果、科研成就以及辛勤勞動;另一方麵,網絡媒體對女博士的關注傾向於以偏概全,善於用個別人的婚嫁遭遇和性格缺陷詮釋整個群體的婚嫁現狀和性格。
3、角度特點
在網絡媒介形象構建的話語中,首先,女博士的網絡媒介形象是網絡取悅於大眾的消費符號,網絡輿論通過誇大群體中的個體行為來引起受眾的關注,而受眾對此也投入了極大的熱情,於是對女博士這些話題的炒作不僅局限於傳播者,受眾也充當了所謂的結論的驗證者;其次,女博士的網絡媒介形象是以男權社會為價值觀進行建構的產物,男權社會對高學曆女性的偏見和本能排斥,是女博士群體形象受損的現實基礎和輿論前提。
二、網絡媒體對女博士媒介形象扭曲的原因
1、商業利益的刺激
我國實行傳媒產業化、集團化以來,媒體與媒體之間的競爭、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競爭日益強烈。在市場分配信息的規則下,媒體盡量挖掘成本低、傳播性強、傳播效果大的信息。這種對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部分網絡媒體把報道的真實性與全麵性拋於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