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超級新聞場》談電視受眾的文化心理(1 / 2)

聲屏世界

作者:王振國

【摘要】無論是從科學技術層麵上還是文化理念上,今天的傳播已經無可否認地由以傳播者為中心進入到以受眾為中心的新時代。就廣播電視行業而言,受眾的心理需求,以及帶來心理變化的文化動因是電視人首先需要麵對的問題。本文以《超級新聞場》的改革以及前後收視率對比為例,詳細研究了受眾的文化心理以及這種心理給廣播電視行業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超級新聞場》 受眾 文化心理 傳播

一、《超級新聞場》欄目的發展沿革

安徽衛視的《超級新聞場》是安徽衛視一檔以編輯為主的新聞欄目,創辦於2004年12月,但是收視一直相對比較低迷。自2008年起,欄目組在痛定思痛之後,為了能讓《超級新聞場》在全國衛視早間新聞節目中脫穎而出,該台對整個節目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

(一)尋找原因與差距

欄目主創人員認真分析了全國衛視早間新聞節目,發現凡是收視排名靠前的,無外乎兩種類型。一種是以北京台的《北京您早》為代表,靠密集的本地民生新聞取勝,一種就是以浙江台的《今日證券》為代表,以最新最快的財經信息見長。而這幾個欄目的差異化都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文化程度的電視受眾以及特定的消費群體來製定欄目定位的。

(二)結合自身實際,揚長避短,實現文化差異化定位

分析目前現狀,《超級新聞場》不屬於也無法複製其它電視台早間節目類型中的任何一種。

1、《超級新聞場》欄目僅有3名記者和2名攝像,無法進行大規模的資訊采集。唯一能突出重圍、顯出特色的就是發揮編輯力量,把《超級新聞場》打造成一檔以編輯類節目為主,內容豐富、形式靈活多樣的電視雜誌節目。

2、安徽衛視的整體特色定位為“劇行天下”,依據安徽衛視“劇行天下”頻道包裝的理念,以及因此而培養的目標收視群體的收視習慣、文化背景等電視受眾的群體的特點,《超級新聞場》沒有必要走浙江衛視和湖北衛視主打財經節目的路子,在整個頻道編排的層麵上做一檔有競爭力的財經類節目。

(三)《超級新聞場》通過改版實現定位的“到位”

明確定位之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在具體的節目製作層麵,如何通過電視表現元素和表述方式的運用,盡可能地充分實現自己的定位目標。

1、分析分鍾收視,搞清楚觀眾喜歡什麼

收視率是欄目存活、發展的根本,也是所有電視欄目的精神動力。從2008年10月份開始,《超級新聞場》欄目連續數周研究節目每天每分鍾的收視具體數字,對照播出帶,進行詳細的收視分析,弄清楚到底是什麼類型的內容吸引觀眾,又是什麼內容讓他們拿起遙控器換台。例如,在央視春節晚會之後,台灣魔術師劉謙聲名鵲起,欄目及時抓住機會,在“社會透明度”板塊連續播出35期“魔幻·劉謙”,每天5分鍾左右的時長,幾乎期期都成為當日的收視高點。

2、圍繞“好看”,精耕細作,做好日常節目

日常節目是保證收視穩定和提高的基礎。《超級新聞場》欄目通過多次分析、討論明確了一點,那就是做好日常節目不亂折騰搞特別節目、特別活動。一切以收視率為基礎出發點,把每天的節目都做得更加吸引受眾。為了讓節目更好看,欄目做了以下幾個方麵的努力:

首先,擴大節目來源,主打社會新聞。《超級新聞場》通過五種渠道增加了節目的來源:(1)擴大采錄的範圍。每天都會錄製全國各衛視節目的二十幾檔資訊和故事類節目,擇優錄用,用自己的編輯思路和方式進行加工;(2)搜羅網絡信息。比如欄目的“社會透明度”板塊,每天都會從網上搜集四五個焦點話題進行評點,還有大量精彩的圖片新聞,極大地充實了節目的內容。收視率表明,這部分內容成為節目的一個收視亮點;(3)在故事方麵,加大購買量,再結合采錄與自采,使故事板塊有了較充裕的選擇空間;(4)合理利用安徽電視台地麵頻道的《第一時間》、《夜線60分》等兄弟欄目的資源;(5)加強與地方台聯係,得到好的社會新聞和故事線索。

其次,強化編輯手段,改進表述方式。早間節目的傳播特點,決定了欄目的表述必須是清新、生動、簡潔、入耳的。為了避免節目給人以刻板、呆板的印象,欄目努力把每天每條導語都改得口語化一些、自然一些;在數字等方麵,加強解讀;在讀稿和評論的時候,堅持準確、簡潔、有力的原則等等。

另外,欄目在許多方麵都進一步細化編輯工作。例如一條新聞裏麵有多個信息點的,就分別提出來,在不同的位置分別顯示不同的標題,使觀眾接收信息更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