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秋瑾為例
媒介縱橫
作者:王亞男 梁雪萊
【摘要】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在西方女權運動的啟蒙下,逐漸發展起來。一批先進的知識女性開始覺醒,要求“男女平權”和婦女獨立自主等權利。她們通過“興女權”、組建婦女團體、辦報刊等方式團結婦女,實現了對婦女的啟蒙。在這些開明女性中,深受女權運動思想影響的一大批女性報人,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形成了自己的辦報思想,並對婦女解放運動和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女報人和女權運動思想家、革命家的秋瑾。
【關鍵詞】女權運動 女性報人 秋瑾 辦報思想
一、女權運動
1、西方女權運動
女權運動的發源地來自於西方,至今已經擁有300多年的曆史。隨著歐洲封建社會的逐步瓦解,統治階級對百姓在思想和行為等方麵的束縛逐漸鬆動,催生出各種新的思潮和運動,其中也包括女性思想的變化與發展。由此,西方女權運動開始萌芽。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女權運動作為一種新的思潮和社會文化現象,必然牢牢建立在相應的社會物質與精神文明的基礎上,繼而再反作用於社會的物質與文化的發展,尤其是推動了人權運動的發展。
西方女權運動,即是在西方國家所進行的女性解放運動,目的是為了爭取女性在社會中的各種權利和地位。它是與西方資產階級早期爭取人權、反對神權,崇尚科學、反對神學,堅持理性、反對迷信的思想啟蒙運動聯係在一起的。
2、中國的女權運動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女性的地位始終處在社會的最底層,男尊女卑、男主內女主外、三從四德、三綱五常、七出三不去等封建教條約束著婦女的行為。直到1848年鴉片戰爭之後,“西學東漸”的學風吹來,近代許多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睜眼看世界。19世紀後期, 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逐漸發展, 資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曆史舞台。以康有為、梁啟超等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深受西方“天賦人權”的影響, 大力宣傳了西方的自由平等觀念。康有為認為: “男女雖異形, 其為天民而共受天權一也”; “凡人皆天生。不論男女, 人人皆有天與之體, 即有自立之權, 上隸於天, 人盡平等, 無形體之異也”。①1898 年8 月27 日《女學報》上王春林《男女平等論》一文的發表最後完成了男女平等的輸入,標誌著中國近代婦女運動的開端。②清朝末期開辦的女子學堂、日後的婦女報刊和婦女團體的出現,進一步推動了中國女權運動的發展。中國的女權運動,主要內容包括,取消裹足、男女平權、實現女性獨立、興女學等。
二、中國女權運動對女性的影響
1、中國女權運動對婦女的啟蒙作用
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梁啟超主張“天賦人權”、“男女平等”,主張把婦女解放運動和維新變法結合起來。雖然康、梁對西方“天賦人權”的思想理解還有些膚淺,但對中國早期女權運動的思想萌芽的產生還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第一次係統地提出了婦女解放的思想。
受這些先進知識分子的影響,19世紀末期,已有少數的女性認識到提高女性地位的重要性,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尋求自身的解放。
(1)清末早期的教會女學開啟了在華女子教育。最早的教會女校是郭士立夫婦在澳門創辦的“澳門女塾”。③以後的幾十年間,隨著外國侵華勢力的不斷向內地的深入,西方傳教士在內地的活動也日益增多。到20世紀初,中國的教會女校已經達到了千所。開設課程的內容包括了曆史、政治、物理、化學等。將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先進的“男女平等”的理念傳到了中國的女性身上,為日後的女權運動的開展奠定了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