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頓了頓,故意賣著關子。
牛奮鬥很識趣地又遞上一根煙,老鄉也不客氣,接過來別在耳後說:“說出來怕你不信,就前幾天,我們村有個後生進山打野貨,剛巧路過那座破廟,你猜怎麼著,他看見有個白衣服女人跟個木頭樁子一樣杵在大殿後麵的院子裏。都知道那裏鬧鬼,當時就把他嚇個半死,趕緊撒腿往回跑。回來和我們一說,我們不信啊,因為那是大白天啊,鬧鬼也得晚上不是?於是我們招呼了十幾個壯勞力,就進山去了。結果,院子裏連根毛都沒有。”
“不會是看錯了吧?或者說不定是個過路人。”
“不會看錯的,那後生平時膽肥得厲害,人也老實,不會瞎說的。這幾天估計是被嚇壞了,已經病倒了,就在家躺著呢。你說是過路人,那應該不是。你說我們這窮鄉僻壤的,進進出出就那麼幾個人,要是過路人,會沒人看見?而且那後生說了,那個白衣服女人特別特別漂亮,跟個天仙似得,我們這十裏八村,就沒那麼一號人物。”
“嗨,說不定以訛傳訛呢!”牛奮鬥笑著說。
“小夥子,你還別不在乎,我告訴你啊,那座廟確實邪乎著呢。我也是好心,你進山可以,最好別去那個地方。”
牛奮鬥笑笑不置可否。
他當然不會因為老鄉的話而感到害怕,反而覺得那座廟可能就是自己要找的地方。深山古廟,向來都不是善地,尤其在當地有傳說流傳。問明古廟的位置以後,不顧老鄉的阻攔,還是進了山。
廟不遠,但卻真不好找,進山的路因為長年沒有人走,已經荒廢了,加之又是日落,越走天越黑,饒是開著天眼,也是難尋。左碰右撞,差不多找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那座古廟。
站在破敗的廟門前,牛奮鬥驚訝不已。因為廟雖然毀得差不多,但原來那些建築的遺跡還在,正對主殿是一座小殿,那裏是供奉韋陀菩薩的地方。菩薩的泥身雖然被砸爛了,但是從遺留下的痕跡來看,此廟居然還是一座皇家大廟,因為此廟中韋陀菩薩手中的降魔杵是舉過頭頂的。
寺廟無等級之分,但有大小之分,從韋陀菩薩手中降魔杵的位置就可以看出。由大到小,分別是舉過頭頂,平於胸前,杵在地上。一般若韋陀菩薩的降魔杵舉過頭頂,大多有天子貴胄拜過,就算沒有親來,廟中的禪師也與皇家有深厚的關係。而且此廟的主殿,居然是仿造宮殿的規格,千百年來都沒有幾座寺廟有此殊榮。
牛奮鬥想不到,在此深山老林,居然還發現了這麼一座大廟。不過也心生疑惑,據他所知,如此規格的寺廟,向來不會無名無姓,而且香火不斷。即便拋開宗教的因素,單單是眼前這些建築,就足夠揚名天下了,怎麼會破敗呢?而且像這樣的寺廟,即便破敗,也有佛家的餘威,按理來說不應該鬧鬼的。
除非,這裏是廟,而不是寺。
人們總愛把寺與廟連起來讀,倒也沒錯,但寺與廟還是有本質區別的。一般寺是佛,法,僧三寶住處所在,而廟則是供奉鬼神所在。不過自唐以後,大乘佛法盛行天下,寺廟融為一體,寺與廟不再分開來談。但在唐以及唐以前,寺就是寺,廟就是廟,功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