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煤氣爆炸炸壞的那幢房子,是一家企業的職工宿舍,可經查,那片地皮居然是企業非法占有的私人財產,而原先的擁有者是一名姓李的老農,李姓老農生前一直打官司,四處告狀,一直沒有結果。等李姓老農死後,他的兒子生性懦弱,自知追索無望,便放棄了,而且前幾天女兒離奇失蹤,一心都在尋找女兒上麵,對房子的產權更是毫無心思。
最後,查明事實後,薛海明家的賠償款連同企業的補償款,還是交給了那個李姓中年人。李姓中年人拿到那筆錢以後,帶著妻子遠走他鄉了。據說有人在遙遠的山區見到過他,不過他改了名姓,在當地開著一家規模不算小的學校,貧困家庭,全部免費。
事情,是陸藝處理的,自然,如果不是他,應該不會有人在意那片地皮的產權。當初他接手這件事的時候,其實很不理解牛奮鬥的打算,因為在調查別的事情找到的證據,足夠讓薛海明身敗名裂,幹嘛不讓管呢。可後來,看到薛海明選擇死亡前的每一步,他終於明白,如果當時法辦了他,他反而不會選擇死亡。因為以現有的證據看,他的罪,不構成死刑標準,而人身上的罪一旦被審判,其實也是給人卸罪,反而會讓人輕鬆,更有信心活下去。可他真的該死,也似乎隻有這種辦法才能真正讓他得到應有的懲罰。
陸藝知道,薛海明的這種死法,應該是牛奮鬥預料到的,否則不會讓自己不幹涉的。而且他也明白,如果自己不聽,按照正常辦事邏輯,薛海明說不定真的不會死。他堅信,牛奮鬥是害死薛海明的元凶,可是就像薛海明犯過的事一樣,沒有任何直接證據,牛奮鬥害過薛海明。就連他,也是幫凶之一,可是如果追查下來,他最多算一個辦事懈怠,背個處分,甚至連個罪名都算不上。而且,如果自己能言善辯的話,說拖著不辦薛海明是為了不打草驚蛇,調查更大的犯罪事實,他那樣的話,連處分都不用背。
在法律與正義某些矛盾的問題上,他第一次感到有些糾結。後來,他還是把心中的疑惑說給了牛奮鬥,後者的一番話,讓他似乎明悟了一些。
牛奮鬥說,法律和道德從來都不矛盾,隻不過法律的底線很明白,道德的底線有些模糊。模糊雖模糊,可那條線一直都在,那條線就叫報應。他對薛海明所做的,不過是通過自己的能力,讓報應及早到來而已。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讓報應及早出現的本事,麵對歹徒時的勇氣,麵對犯罪時的正義等等。可人天性自私,讓這條線越來越模糊,從而讓人們總以為社會不公。
法外之法,便是每個人心中的正義感。——
一路無事,牛奮鬥和白術順利到達了和小破孩約定的地點,一座屹立在西北隔壁上的明珠,甘夏,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鎮之一,現在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
出了火車站,老遠,便看到細嫩的小臉被曬得有些發紅的小破孩。
“呦,幾天不見,你臉怎麼成這樣了?”牛奮鬥打趣道。
“哥哥,你是不知道啊,這裏紫外線太強了,你要再晚來幾天,估計都認不出我了。”小破孩抱怨道,他還是很在意自己的容貌。
“哎,龍川呢?沒和你一起過來?”牛奮鬥見他隻身而來,便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