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醒來,白鋒見牛奮鬥正捧著一遝城市地圖看的津津有味,來氣了:“哎,我說你牛皮都吹出去了,能不能幹點正事啊,就算幹不成,我們也不笑話你啊。捧個地圖是啥意思,咋地,世界那麼大,你也想去看看,宇宙更特娘的大,你幹脆上天去吧!”
牛奮鬥卻沒有理他,而是繼續盯著地圖,一邊看,一邊對旁邊的酸老西說:“哎,我發現龍都這格局很奇怪啊!”
“咋奇怪咧?”
牛奮鬥把地圖展開鋪在桌子上,白鋒這才發現,他手裏拿的那一遝,是龍都不同時期的地圖,出於好奇,於是也湊上去仔細看起來。
“哎,還真是啊,你們看,原來的街道怎麼都是丁字形啊?”白鋒很快就發現了端倪。
也不知道牛奮鬥從哪找來的一張,很早以前的龍都地圖複印件,那會城牆還在,像很多北方重鎮一樣,也是四平八穩方方正正。龍都在曆史上,也是有名的都城,軍事要塞,文化名城,可與別的城池明顯不同的是,城內沒有一條貫穿東西南北的街,這在曆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
曆朝曆代的大型城池,都有東南西北四個城門,而一般城門所在的街道都是直接貫穿全城的,除非是建在山地之上的城都因地勢原因達不到這種條件,但龍都可是在一馬平川的平原之上,根本不存在地勢方麵的因素。
要知道,城池之所以這麼布局,一方麵是為了滿足軍事需求和百姓生活的便利,如果都是彎七扭八的路,既不方便行軍又不方便生活。另一方麵就是風水上說的“氣脈通達”。特殊構造的城也有,比如諸葛亮修的八卦城,可那些城池規模都很小,但凡大城,街道都是像古長安城那樣井字形排列,尤其是在北方,無出其右。
可龍都的街道卻明顯不同,所有街道,都是丁字形,直到時代進步後,龍都的街道才慢慢被打通,貫穿全城,東西為街,南北為路。
“對啊,丁字形的街道,既不便利還很犯忌諱,城池和人是一樣的,街道就像是人身上一條條經脈,丁字形的街道,就像把經脈堵住一般,積鬱渾濁之氣,很影響這個城市的大運啊”牛奮鬥沉思地說道。
“說不定是以前人不懂這些”白鋒說道。
“狗屁,古人可比咱懂得多得多,尼看這座城的大局,四周都是山,而且那些山,都不是孤山,都是在山脈之上,還有一水繞城,知道這叫啥咧不?這就叫潛山臥龍吞天勢,把城池建在這個地方,很容易出現威震天下的大人物,所以才叫龍都咧。天下叫龍都的地方,不過也就六個而已。而這六個中最正統的,就是龍都。戰國七雄,趙襄子,漢文帝劉恒,北齊高歡高洋,隋煬帝楊廣,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武周皇帝武則天都是從這裏出去的。哪個城市能有這麼多皇帝啊?尼竟然說古人不懂這種東西!無知,可笑”酸老西嘲諷道。
“靠,就你能,大明大清幾十個皇帝,不都是從紫禁城出去的嗎,不比你這兒多?”
“尼這是抬扛,能是一個意思嗎?”酸老西被白鋒一句話噎住了。
“那也是說話不嚴密,咋地!”白鋒就是抬杠。
“行了,別爭了,你說的確實不對,龍都之所以建成這樣,絕對不是古人不懂,恰恰相反,我覺得是有意為之”牛奮鬥打斷他們的爭論。
“你有什麼證據啊?”白鋒不服氣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