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培訓案例分析
以下部分就某高校後勤集團和其他企業的典型培訓案例進行舉例和分析。其意義在於:一方麵,高校後勤的培訓案例切合高校後勤實際特點,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希望對同行業在培訓項目和培訓內容的選擇上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另一方麵,其他企業典型培訓案例有利於幫助我們正確地理解現代化培訓理念和培訓內容,希望對管理人員在掌握人力資源管理培訓理念、有效實施培訓活動方麵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1-某高校後勤集團培訓案例
消防安全培訓
2003年11月7日,某高校後勤集團舉行了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由學校保衛處馬××處長做消防知識講座。馬處長結合自身經驗和後勤工作的特點,從消防基本知識、消防救生辦法和消防器材使用等方麵向後勤集團員工進行了講解。
2003年12月8日,後勤集團組織所屬各部門消防負責人40餘人,赴北京市消防局教育訓練中心培訓學習。北京市消防局教育訓練中心是北京市唯一的消防知識培訓基地,後勤職工在專業教官的指導下,觀看了火災紀實錄像,進行了滅火器和報火警電話的實際演練,並進入煙室親身體驗。通過兩個多小時的培訓學習,大家對火災有了更加全麵深刻的認識,掌握了消防的基本知識,熟悉了危險情況下的應急措施,對緊急情況下做好服務保障工作起到促進作用。
2003年12月9日,後勤集團舉辦了消防安全知識競賽。本次競賽經過集團辦公室的精心策劃,共設計競賽題130道,參賽選手需要經過必答題、選答題和附加題三輪答題決出勝負。在近兩個小時的比賽中,選手們豐富的消防安全知識、冷靜的分析和哲人的風度都給在場的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同時,賽場上下進行了充分的互動,主持人為場下觀眾提供了充分的參與機會,使所有到場人員對消防安全知識都有所了解。最後,經過激烈的角逐,第三分會代表隊獲得了本次知識競賽的冠軍。
2004年3月26日,後勤集團組織全體員工聆聽了北京安居防火教育培訓中心王××教官的消防知識講座,內容涉及消防安全、逃生自救和滅火器具使用等知識。
2005年11月30日,後勤集團物業管理中心、水電運行中心聯合舉行了滅火演練。本次演練特意邀請了學校保衛處防火辦的陳××給大家講解使用要領,並讓大家實際操作,增強實際感受,以練備戰,達到了良好的效果。演練之前,兩個中心的領導都從防火的重要性和防火形勢的嚴重性兩個方麵做了說明,使兩個中心的員工從思想上高度重視防火工作,做到警鍾長鳴。
2006年4月19日下午,後勤集團舉辦了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北京市萬家安火災防治中心主任教官鄭××應邀做消防知識專題講座。在近1個小時的講座過程中,鄭教官針對不同燃燒物的特點,通過列舉事例、現場演示等方式生動地介紹了不同類型火災發生的原因、預防措施及處理辦法等基本知識,以大量真實的典型案例講授了如何正確報警、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如何火場逃生等方麵的應對措施。
2006年10月31日,為了迎接第14個全國消防日,提高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後勤集團舉行了消防演練活動。後勤近400名員工參加了此次活動。針對後勤集團的工作特點,校保衛處相關人員在演練之前向大家講解了防火的基本常識和遇到火災發生的前期處理工作。後勤集團各單位負責人組織本單位員工按照規範實際操作使用滅火器,熟悉滅火器材性能、了解滅火器的操作程序、掌握滅火要領,使大家能夠安全、冷靜地對待火災事故,把“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落到實處。
案例分析安全防火工作關係到高校全體師生的生命和工作安全,由於後勤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後勤職工責無旁貸地站在了全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前線。為了提高防範意識,增強消防感性認識,係統科學地掌握消防知識,後勤集團自成立以來多次組織消防負責人和員工進行多種形式的消防安全培訓。正如以上案例中提到的,培訓方式涵蓋了講座、參觀、演練、知識競賽、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培訓內容廣泛,形式靈活,使廣大後勤職工通過積極參與,切實提高了警惕,豐富了知識。
多年以來,後勤集團本著對全校師生負責的精神,提高警惕,加強學習,武裝頭腦,盡職盡責,將保護師生的安全放在了首要位置,力保了學校校園的寧靜和溫馨。
企業文化知識培訓
2006年3月29日,後勤集團邀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石×副教授舉辦了企業文化知識講座,後勤集團領導、中基層管理幹部共120多人參加了本次培訓。
石副教授從企業文化的含義、內容、功能和如何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等方麵,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和生動的事例為與會者作了深入淺出的闡述。石副教授還根據後勤集團的現狀,重點介紹了如何構建專屬於後勤集團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