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宋帝判罰(2 / 2)

黑無常冷冷地道:“世人不知地獄之可怕,所以在世時才會胡作非為,不積善行德,進了地獄後方才後悔莫及。”

原來,那鹹鹵小地獄看名似乎並沒什麼,倒讓人想起了遍布集市的鹵菜店。其實那鹹鹵之意,就相當於俗語所說的“傷口上撒一把鹽”,痛苦無比。

鬼犯在經過刀砍、鞭抽、鐵烙後,傷痕累累,再由鬼卒把鬼犯按於鹽水之中,慘叫之聲不絕。

鬼犯體內脂汁給鹽鹵盡逼出體內,縮成一小團,就如一具幹屍。等鬼犯恢複後,再反複行刑。

麻繯枷紐小地獄則是把鬼犯綁得如同一隻棕子,燒得通紅的繩索灼爛了鬼犯的皮肉,再把笨重的同樣燒得通紅的鐵枷鎖於鬼犯頸部,讓其動彈不得,全身潰爛,慘嚎不止。

其他的小地獄,我從其名上,已經能想象得出其狀之慘了,沉默不語,不再詢問黑白無常。

我抬眼見到一座宮殿出現在了眼前,匾額上大書五字:“三殿宋帝王”,殿上端正一慈眉善目頭戴王冠身披綠袍黃麵黑須之人,威嚴無比,左右鬼判和牛頭馬麵正在按宋帝王的判決,一一對下跪之鬼犯進行發落。

我驚詫極了,不明白如此看上去麵善的閻君,為何所設地獄這麼慘烈?

白無常俯耳我悄悄說道:“地獄之苦,皆是凡人生前所造之惡。宋帝王性情仁孝,心地純淨,然嫉惡如仇,明察秋毫,對散播邪知邪見者,誑誕不經膽大妄為者,忘恩負義汙蔑於人者,或嗜殺成性殘酷狠毒者,或為惡人狡辯脫罪者等等,絕不寬恕,必押墮本殿所設之種種地獄。”

鬼卒押上一肥頭大耳的鬼犯,鬼判把陰陽薄遞給宋帝王。

宋帝王看完,驚堂木一拍,厲害喝道:“下跪這廝,既然為人官,卻不思為國為民,從不為百姓辦實事好事。當官隻為以權謀私,貪汙瀆職,不忠於職責,在其位不謀其事,速拉下去受刑,然後十六小地獄一一服刑。”

又一對男女鬼犯被押上,判官宣讀:“你們本為陽世一夫妻,身為丈夫的人不履行家庭道義,在外胡亂鬼混;身為妻子的人言行不柔順,不孝順公婆,常挑起是非,也一並押下受刑並轉各小獄。”

我隻見覺果然如白無常所說,這個陰司第三殿閻君以仁孝為先,判罰分明,不禁大為折服。

又有一鬼犯,自小過繼給別人為養子,受養父、養母長期養育的恩惠,卻等他長大成人,家業有成時,竟然忘恩負義,雖然重回生身父母身邊本非壞事,可他竟然因此而不認養父母的養育之恩。

受人委托辦事的,卻辜負、背叛所托之人,沒有誠信的;職員或基層的士官兵,背叛主官或長官;為業主辦事,卻夥同同事向業主或自己單位欺瞞、詐財。但犯這幾件孽的世間凡人,也皆被宋帝王令鬼卒押下受刑再分配各小獄。

犯罪入獄,卻越獄潛逃;或者因犯罪被押解他方時,中途逃走;因為押運的官兵曾經簽名擔保,以致連累了這些警官或官員的親屬,經過長遠的時間,未向事主懺悔,彌補其損失,雖然事後多做善事,但仍然要發入地獄,受種種重苦之刑。

為了講究風水和年運,以致阻止喪家出殯埋葬,令亡者不得入土為安;造墳或挖土、施工時,看見地方埋有別人的棺槨或屍骨,卻不馬上停止,或妥善處理,或換另外的龍穴,以致傷損他人的屍骨之人,也相應被宋帝王重判。

幫別人管理事務,卻私自偷竊,漏列金錢、糧食,占人便宜;為人之後,卻不祭掃先祖亡靈,或者使先祖之墓成為無主之墳的,都被判受刑發獄。

見宋帝王如此判罰,我不由得感歎,雖然如今時代發展了,觀念也不同了。不可避免地令許多人感歎,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沒想到,在這陰司地獄中,卻仍逃不過以仁孝為主念的宋帝王的嚴厲懲罰。

正在這時,鬼卒又押上了一大群身著各色現代服裝的人,雖然仍是看不清麵貌,我卻感覺那些鬼犯,其實就是自己平時所見之各色人等。

宋帝王一一判決,裏麵有引誘他人犯法,挑撥是非、製造糾紛、欺騙人打官司,傷人和氣的;有寫匿名信誣蔑別人的;有亂寫公告、文章,或者利用網帖、微博製造假新聞毀損別人的名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