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印有“植物研究所”字樣的大巴車在崇山峻嶺間奔馳。我坐在車上閉目養神,長途旅行的奔波讓我渾身發酸,盡量讓自己的四肢放鬆,腦袋瓜子裏卻一刻也不得停息。我不知道我一時的衝動,結果會是什麼,但人已經坐在車上了,隻有既來之則安之,走一步看一步了。
車上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閉著眼睛打發旅途的無聊。車上共有八個人,大壯猴子李三爺馬王爺,還有三個人也是剛認識的,一個是馬王爺從西安帶來的手下韓老五,三十多歲的樣子,人顯得很精幹。另外一個是李三爺的手下阿豹。小平頭,滿身的肌肉,一副不苟言笑的樣子,和大壯給我的第一印象倒很相似,估計都是當過兵的。當時我的腦海裏就冒出了一個奇怪的想法,讓大壯和他比試比試會是什麼結果。最後一個則是一個快五十歲的半老老頭,瘦瘦小小的,從上車起就沒怎麼說話,聽猴子講這是三爺手下的一個厲害人物,好像是個茅山道士,
對於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李三爺的嘴很嚴,一直都不肯事先透露出來,隻是說到了就知道了。就連我們這一趟不坐飛機,而坐大巴車的主意都是李三爺提出來的,為的是避免節外生枝。我們都對三爺的小心過度不以為然,不過既然他老人家都不怕辛苦,我們自然也就無話可說了。不過窗外的綠色越來越多,看樣子我們是在往南方走。
我收起思緒,開始考慮這次的倒鬥行動。據三爺講,我們此行的目標是明代的成王陵。成王原名叫李賢良,自小就和當時在湖北的興獻王的世子朱厚璁相識。李賢良此人文武雙全,打小就對道家法術癡迷,而且李氏家族祖輩上就出現過這方麵的奇人,潛心研究之後技藝更是精湛。
朱厚璁十五歲那一年,明武宗駕崩,沒有留下子嗣。朱厚璁作為小一輩的長子被推上皇帝的寶座,曆史上被稱作明世宗。李賢良也得以跟順世宗來到北京。根基不穩的世宗和大權在握的朝臣們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其間李賢良作為世宗的左膀右臂,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出神入化的道術為世宗鞍前馬後,衝鋒陷陣立下汗馬功勞,讓朱厚璁這個來自偏遠地區的年輕世子坐穩了皇帝的寶座。其後又封為將軍鎮守北邊邊界,和北邊的遊牧民族打了幾仗,大勝而歸。成年後的明世宗癡迷於長生不老,加上李賢良的影響,開始信奉道術,對李賢良寵愛有加。隻可惜李賢良有家傳的頑疾,在五十幾歲得時候將要去世。他在四十八歲那年請求卸甲歸田,世宗力排眾議將賜他皇姓為朱,並封為成王,將世宗自己原來的封地劃出一大塊給他。但畢竟李賢良不是皇族,也沒有立下不世的功勳,所以這個成王的封號不能世襲。李賢良死後就葬在自己的封地內。
明亡了以後,這樣散在各地的王陵自然成了各路土夫子眼中的肥肉。可號稱“五絕宮”的成王陵卻極為隱秘,根本無從尋覓。在幾百年的時間裏,即使有幾撥土夫子找到了五絕宮的所在,但還沒有進入到核心區域就铩羽而歸。所以成王陵就逐漸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