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經過的暴風雨,使道路上積滿了水,太藍的天因此倒映在道路上,不斷地被疾馳的汽車或小心翼翼的自行車碾碎,但是隻要能稍稍平靜下來,藍天就又在道路上蕩漾了。由此似乎可以說,平靜就獲得了天空。
視若不見
每一種你看到的東西都是你所沒有之物,因此,人生最高的修養就是視若不見。
或者,目光能穿透它,使它成為透明的不構成遮蔽之物,並且同時看見它投下的巨大陰影。
不以己善示人
[文/蔡誌忠]
有一個江洋大盜走到聖人麵前跪下,痛哭失聲地說:“我十惡不赦。”“我也是。”聖人回答說。“我作惡多端。”“我也是。”“我殺人無數。”“我也是。”江洋大盜突然大笑狂奔,跑了很遠很遠,然後回頭向聖人大喊:“我放下屠刀,改過自新啦!”聖人高聲地回答說:“我也是!”
克製
[文/安妮寶貝]
為什麼我在生活裏一直克製自己。也許是因為對一切微小的美好,都有畏懼之心。美是一種光,觸到手心,空落無著,但人人都愛追尋它。即使美總是從惡的部分提煉和分離而出,它們原是共同存在,互為一體,密不可分。所以人要對美格外小心。
某種渴望被淹沒衝擊打翻和摧毀的激情,依舊在內心發出聲音。仿佛來自遠方大海的浪潮起伏,使人總是躍躍欲試,無法平息。世間一切美好幻象,或嚴酷真相,都應與它們交手過招,而不是擦肩而過。不要害怕那個置於死地而後生的自己。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也隻有堅定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才能做完一些事情。若一顆心放出去,麵對那麼多參照映襯,以及紛亂選擇,還有眾多標準和概念的幹擾,該如何走路大概都是問題。一條狹窄的小道,走到黑,走到頭,過在人群熙攘的大廣場裏遊蕩徘徊。
在大廣場,你隻學會遊戲和娛樂,失去方向,沒有目標。而那個孤單堅定的人,已經上路。
摘自作家出版社《素年錦時》
謙卑和傲慢
[文/(巴西)保羅·科埃略]
大師與弟子在街角交談時,一位老婦人走到他們麵前。“請別站在我的窗口旁邊!”老婦人說道,“你們在打擾我的顧客。”大師道歉後,就走到大街對麵的人行道。
他們繼續交談,直到一位官員走到他們麵前說:“我們需要你們離開這裏的人行道。過一會兒,伯爵要從這裏經過。”
“讓他使用街道的另一側吧。”大師答,一步也沒有移動。然後,他轉身對弟子說:“不要忘記這點:永遠不要對謙卑的人傲慢,永遠不要對傲慢的人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