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都養活了誰誰誰
樂活
●高考都養活了誰誰誰
@口口 為了高考,我們用了12年的青春,至少40萬~50萬的學費。我們養活了晨光廠、真彩廠、機讀卡廠、無數有名沒名的造紙廠、無數大大小小的印刷廠、翰林書店、新華書店、城市交通業、學校周邊的小賣部、飯館,以及所有老師……因此,高考能成為國家支柱型的“民營企業”,這都是我們的功勞,我驕傲!
●周末失蹤族
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大,職場中不少人開始用“失蹤”的方式減壓。“周末失蹤族”是指那些在周末跳出平常交際圈的都市上班族,拋開工作中的緊張狀態,擺脫“手機強迫症”,在周末去接觸不一樣的人,做不一樣的事情,感受不一樣的生活。
●情緒饑餓
“情緒饑餓”是人長期無所事事、精神無所寄托、缺少情緒體驗時的不健康狀態。研究表明,人不可缺少情緒,如同不能缺少食物、水和睡眠。人有時候會覺得心裏空虛,抑鬱無聊,幹什麼事情都無精打采,進而出現頭昏腦漲、心煩意亂等症狀,這是一種比缺少食物更難受的饑餓——“情緒饑餓”。
●C型性格
C型性格指那種情緒受到壓抑的抑鬱性格,表現為害怕競爭、逆來順受、愛生悶氣等。科學家將易患癌症的一類人的性格稱為“C型性格”,C就是取Cancer(癌症)的第一個字母,預示具有這種性格特征的人易患癌症。
●慢能力
“慢”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能力。慢慢運動、慢慢吃、慢慢讀、慢慢思考……當盲目的大多數人被不斷加碼的“快”要求並催眠的時候,少數清醒者擁有快樂生活的能力,這是一種綜合了明確的方向感、超然的定力、聰明得遊刃有餘的能力。
很多選文科的學生,不是因為文科好,而是因為理科不好。造成的結果是,他們既缺乏邏輯分析能力,在文學想象力方麵也不一定好。
——複旦大學日前決定把物理、化學、曆史作為哲學專業高考選考科目,針對此舉,該校招辦主任丁光宏說。
現在,無論我看到哪裏,出現在我眼前的都是手機的背麵。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告訴美國駐英國大使馬休·巴爾讚,她更想念眼神交流。
英國薩裏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最新、最快的5G網絡技術,每秒可傳送約125GB的數據,比目前的4G技術快6.5萬倍。網友如此評論,從前的人隔得遠,耳聞、結交、碰麵都難,一生隻認識個把人;從前的交往也好難,各守一隅不相見。不像現在的朋友圈,打開,驚見朋友給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點讚。
——趙趙的詩《從前慢·起床刷朋友圈有感》
越來越富裕的人類生活在越來越差的環境中,這就是現代文明帶來的“富裕環境病”。
——英國科學家在近期出版的《自然科學活動》月刊上撰文指出
真正有讀書風氣的時代,讀書是個人的事情。
——學者周國平認為,媒體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大家都去讀同一本書,把讀書從個人的精神生活變成了一種大眾的生活消費,很可悲
如果一個住在距離你方圓1.6公裏內的朋友感到快樂,你自己感到快樂的可能性即增加25%。
——《英國醫學雜誌》最近刊載的研究報告指出,快樂是有感染力的,快樂可以擴散至家人和朋友等社會團體,不過同事之間不受到彼此心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