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博客
文/劉墉
二十多年前,我有一次陪國畫大師黃君璧先生逛畫廊,正欣賞牆上掛的作品,突然聽見畫廊老板叫我們回頭,舉著相機:“大師拍張照紀念吧!”
黃老師居然手一揮,很不高興地說“不行”,接著匆匆看了幾眼,就離開了。
看黃老師表情有點奇怪,我小聲問:“您有什麼不舒服嗎?”
“他拍照,我不舒服。”黃老師說。大概看我不太懂,接著沒好氣地說:“你沒看見嗎?我們正站在一張假畫前麵,如果讓他拍了,隻怕他拿著照片四處宣傳黃某某也鑒賞了,還在畫前麵拍了照。如果收藏家因此高價買下,我不是成了共犯?”
黃老師還說了個更令他火大的事:有一回他應邀看個學生的畫展,那學生雖然才氣不怎麼樣,可畫得跟黃老師很像,有些根本是臨摹老師的作品,也拿出來展覽。
在自己學生的畫展裏,黃老師少不得留影。沒想到後來發現市場上好些假畫,都是那次的展品,而且都有黃老師站在畫前的照片證明是真跡。
問學生,學生說畫早賣掉了,一定是有心人把原先題的字切掉,又偽作了黃老師的題字蓋章,加上畫很大,拍照時隻拍到沒題字的部分,收藏家拿照片比一比,每筆都對,又有黃老師站在前麵的“背書”,就高價買了。
相,不能隨便照,因為照片有真實的影像,卻不會說話,有時候被人“曲解”,被照的人百口莫辯。
君不見很多招搖撞騙的人,拿著一堆他跟名人的合照做宣傳嗎?每一張都有他,沒錯!都跟些有頭有臉的人物,也沒錯!甚至可以看見是在某廳某院的門口,或某大會的會場,更增加了可信度。
看照片的人豈知那些有心人總是等在名人會出現的地方,甚至花大錢托關係買票,進入重要的場合,再想盡辦法靠近,要求合影。
隻見他跟大人物熱絡地握手,靠得緊緊地拍照,你能想象當天現場他那鑽營的小醜樣子嗎?那大人物看到自己的粉絲崇拜者或花大錢的讚助者,要求握手拍照的時候,又能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照片會被對方拿去征信行騙嗎?
在今天這個媒體萬花筒的時代,很多新聞都是造出來的。
最近我在報上看到個熟識的男學生跟某位女明星緊靠在一起的照片,標題是他們倆熱戀了。我打電話問那男生為什麼瞞著我。
男生在電話那頭大笑:“不是啦!老師您上當了,是有一天我和那女明星,還有一幫記者朋友吃飯,大家說最近沒新聞,太無聊了!做個新聞吧!就叫我們靠緊緊地拍了張照,隔天就發了那條熱戀的消息。”又說:“老師您不知道嗎?現在很多緋聞啦、穿幫啦、吵架啦,都是瞎編的,不編怎麼炒?不炒怎麼紅?”
他講得沒錯,新聞靠炒作,問題是有多少人就因為這炒作背上黑鍋、毀了名節、斷送了大好前程。
你是官員,跟朋友吃飯,跑來個陪酒小姐,突然往你身邊一擠、身上一靠,哢嚓!改天他有案子關說,你不買賬,照片就流了出來……
女學生約你晚上單獨餐敘,出門時她張開雙臂跟你抱抱,哢嚓!改天她的論文實在太差,你不給她過,她拿著照片說你一直纏她不放,隻因為她沒能答應你的要求。
一群朋友到海邊玩,有人帶頭裸泳,你也脫了泳衣,哢嚓!改天你上了頭版。
你拍沙龍照,攝影師說你身材這麼好,何不為年輕留個紀念,拍點私房照自己欣賞。哢嚓!事隔多年,你成名了,突然豔照流出,甚至上了拍賣場。
更常見的,是你跟你的男女朋友在一起,兩人愛得死去活來,興頭上,也是性頭上,伸手拿過手機拍一個吧!多刺激!
你答應不答應?
問題是,你怎能確定那照片不會流出去?他的手機不會遺失?又怎能確定你們就會廝守一輩子,沒有拆夥的一天?就算拆了,會不會不愉快、會不會有怨恨?會不會挾怨報複?而且,會不會他當初拍照的時候,已經有了某種企圖?那是伏筆、是證據、是保險,甚至是用來跟他哥兒們炫耀的工具?
不多說了,總之,在這個資訊傳遞飛快,人際關係複雜的時代,你不能不小心。
人生百忌!忌沒有戒心,忌隨意拍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