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那三年(1 / 2)

才書臣還是選擇回北裏寨,那裏是他的根據地,也是他的發源地。

明義軍在古劍城的一戰更是導致明義軍無限擴張,不少能人異士也甘願鞍前馬後,誓死效忠。

麵對著這突如其來的意外,才書城還是保持著最基本的理智,當今天下,東方是以龍貝蒂為首的龍軍甲占據天都城;南方是以才秀生為首的林秀軍橫霸大江以南;西方則是當初逃走的刀安俊以及手下不多的暗甲胄占據整個塞外邊城;而北方就是以岩汐山脈為地帶的明義軍占據曾經的整個三樓八寨。

天下四分鼎立,互相攻伐,相互製衡,一時之間,格局難以打破,反而天下太平。

江湖上,殘血也是處處受到擠壓,以才書臣為首的武林盟主,更是帶領未名的殺手與殘血數次交鋒,各有勝負,鬥的難分難解,卻始終論不上輸贏。

春去春來,秋風蕭瑟,一葉花又開。

轉眼三年過去了。

“永麗,收拾下,今天我們去看望師傅和師娘。”才書臣坐在椅子上對著正在忙碌的李永麗說道。

“好的。”李永麗乖巧地回道。

自明義軍撤回北裏寨後,才書臣就找了一處人間仙境之地,用來給玄行道三人作為隱居之所。

本想是在南山腳下,可想著都一大把年紀了,萬一哪天心血來潮去爬個山,自己又不在他們身邊,怎麼放心的下,故而就此作罷;才書臣也曾想過去蛟龍港,那裏是人間仙境不假,但畢竟是當年聶子擒龍之處,變幻莫測,暗藏殺機,隱約不是很太平,也就此作罷;放在北裏寨吧,幾個老人又手癢難耐,總想找點事做,一時心起,還會和明義軍將領切磋切磋,都一把老骨頭了,才書臣生怕有個閃失,也就不讓他們呆在北裏寨;最後還是在江湖上巡遊視察,才發現香山水域這麼一處地方。

有山有水還有美人相伴,在才書臣給玄行道講的時候,玄行道就這麼對著將靜說道。

然後,將靜嬌羞,就這麼給定了,香山水域。

香山水域,本是一處魔方之地,傳言曾是佛魔大戰的最後遺址,那裏靈氣與魔氣終年纏繞,有人在那追求長生不老,有人在那裏入地成魔,在那裏,才能真正的體會到什麼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其實都是自己的一種選擇,心若不向往,就不會追求,不論是成佛還是成魔,都是一種生活。

站在香山水域之上,才書臣回想起這三年,殘血和未名無數次大戰,死傷無數卻也是不分勝負,盡管江湖大多數都掌握在才書臣的手中,可是天下兵馬卻盡歸龍貝蒂所有,血雨腥風已經不再是描述殘血和未名之間的殘酷,殺手與殺手之間的戰爭,沒有大規模的械鬥,更多的是鬥智鬥勇鬥狠,殘血和未名這兩個老牌勢力,龍爭虎鬥就是三年,至今還在持續。

回想起這三年,才書臣領兵攻打朝廷,多次被龍貝蒂阻攔,城池攻破,百姓流離漂泊,殘骸無數,血流漂櫓。

回想起這三年,瓦罐不離井口破,將軍難免陣前亡,中州城主抵擋八王再次來襲,誤中奸計,損兵千萬,城毀人亡,明義軍駐守塞外軍隊,與之交戰,橫河對峙,一晃三年。

一部兵書殘卷,回想起輔佐中州城主的謀士,寧願身死也不願苟活,義字在心,情感天地。

中州淪陷,城主身死,此生再不出世者比比皆是,隱姓埋名,一生僅忠一人。

回想起這三年,風起雲湧,亂世長歌,征戰一別即是八年。

戰火紛飛,門前堂燕幾時歸?

這三年,多少個日夜,在戰場上尋找著生存的希望,四方軍馬相互較量,廝殺無數,合縱聯營之術,孤立打援之招,誘敵深入,合而殲之,埋伏偷襲,機關陷阱重重。

奇門遁甲之術,玄衣布陣,單場廝殺,群攻群策,各路文人皆是鬥智鬥勇,出謀獻策,隱世高人出山,衣袖間蕩乾坤氣,半指點灰飛煙滅,蕭山孤客路人往,談笑間,繼續隱藏。

常年在外征戰,人心疲倦,將士疲乏,隻想回家。

才書臣看著這一處隱世之地,心中幻想,他日,自己會不會也選擇在這裏終老,他說不出答案,這三年中見慣了殺與被殺,見慣了陰謀和虛偽的嘴臉,見慣了不順應時代的潮流觸碰到一些人的利益,就不會有好結果,見慣了這人世間人的本性,貪婪與自私,自利與隻想著自己,稍不如意,這世界都會和你過不去,沒有按照別人的計劃在走,那麼,既然如此不聽話,那就隻好滅了你。四方之間,才秀生曾以才家為由,要求才書臣棄城投降,龍貝蒂帶著皇命書,連下十三道,龍字絕殺令,要取才書臣的腦袋,刀安俊隻是占沒邊陲之地,與南陲之地的南蠻帝達成契約,而催動這契約的形成的條件之一就是殺死才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