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53”教學模式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優勢探析(1 / 2)

“253”教學模式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優勢探析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宋彬

摘 要: 在中職院校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而對教學效果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到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經常存在忽略後進生的問題,不利於中職院校教學的長期發展。253教學模式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也可以說是對學生因材施教,尤其對後進生學習的進步有著極大的作用。

關鍵詞: 253教學模式 數學教學 應用優勢

引言

253教學模式是近些年在中職院校較新穎的一種教學模式,將253教學模式合理用到教學中之後,不僅能夠消除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同時通過將253教學優勢充分地發揮出來,更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對提高整體學生的成績水平有著重大的作用。對此,本文主要對253教學模式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優勢進行分析。

1.253教學模式概述

所謂253教學模式,就是對學生展開層次化的教學,其中主要包括班內分層、分層走班等形式[1]。根據學生的基礎水平,將學生劃分為成績前20%為優等生、成績居中的50%學生為中等生、成績靠後的30%學生為後進生。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建立分組,並根據每組的學生學習情況製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再對學生因材施教,同時要對每個階段的學生進行分類考核,對學生的發展展開評價,從而保證班級整體學生的學習效率。分層走班的253教學模式,主要是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對學生進行分班教學,盡量將優等生、中等生及後進生分別分配進相應的班級,這樣可以對每個班級展開不同的教學,不僅滿足了優等生擴展知識麵的需求,更保證了後進生基礎知識的學習,進而實現了整體學生學習上的進步。

2.253教學模式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近些年,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問題頻繁出現,對學生的因材施教更是缺乏有效性。而在253教學模式應用之後,對優化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具有顯著的作用,具體應用優勢分析如下。

2.1消除智力歧視,更易於被學生接受

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數學成績都不高,但相互之間也會有一定的差異性[2]。如果將成績兩極分化較為嚴重的學生分到同一個班級施教,或是對兩個階層的學生展開統一教學,勢必會使基礎水平較低的學生很難理解知識的問題,而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覺得知識很輕鬆就能理解,容易造成學生之間的智力歧視,不利於學生的和睦共處,甚至會對部分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

通過253教學模式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根據253教學模式的特征,對同一個班級的學生進行階段性教學,或是將基礎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班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消除智力歧視的現象,更能提高整體學生的學習效率。從應用實踐中發現,采用253教學模式能夠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培養學生學習中職數學的自信心,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