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指導自主學習,培養創新能力(1 / 2)

指導自主學習,培養創新能力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洪發來

“指導——自主學習”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育教學,促使學生自主學習。這是一種重視學生主體的教學方法,符合江澤民同誌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必須改變那種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的要求。”

“指導——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其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盡可能挖掘每個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創造,培養善於思考、勇於創新的能力。因此,我認為在“指導——自主學習”教學方法的探究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激發以“興趣”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也是創新的火花。

興趣在學生學習活動中起著定向、調節、維持、強化的作用。它是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原動力和前提,是一種帶著濃厚情緒色彩的定向活動。不少學生數學學不好,實際上並非智力低下,而是由以“興趣”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不良影響所致。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先培養非智力因素。隻有具備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才有可能。我的做法是:根據學生實際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因素,運用直觀教學手段、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耐心啟發誘導,使他們樹立正確知識價值觀和明確的學習目的性,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

如教學“三角形內角和”一課時,先要求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三角形,分別量出三個內角的度數,做猜角遊戲。任學生報出兩個角的度數,讓老師猜出第三個角的度數是多少?經過幾次試驗,大家都被老師能準確說出答案而驚奇了,我適時點撥: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師用的什麼方法呢?這時,學生急於知道答案的學習興趣已被“猜角遊戲”激發,自然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知識上,緊接著讓學生通過計算和拚角操作,自己獲得答案。這樣,學生的思維就被激活了,主動性得到發揮,質疑、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二、精心編擬自學提綱,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也是創新的前提。

自學提綱是學生思維的指路燈,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應抓住教材難點和關鍵,針對學生疑難之處和所教知識重點、富有現實意義的問題探索空間,提前分發給學生,起到自學思維的導向作用。開始時,讓學生在教師正式授課之前按自學提綱在課前或課內自學課本。例如教學“乘方”一課時,我擬的提綱是:①什麼是乘方?②怎樣計算乘方?③為什麼要學習乘方?學生帶著這幾個問題認真學習,然後針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裏交流和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提交全班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生疑、勇於發問。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逐步從依賴自學提綱過渡到不依賴自學提綱,最後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學。把疑難問題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善於提問和質疑的能力,培養創新觀念。許多創造發明都是從質疑問難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