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信息技術技能個性化教學對策
信息技術教學與研究
作者:李寶軍
摘 要: 如今,信息技術課程已成為初中階段的基礎課程,旨在通過這門學科的教學初步培養初中生的信息技術能力,為他們的日後發展奠定基礎。但由於不同學生在原有信息技術基礎、智力水平、學習態度及學習動機等方麵不盡相同,而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普遍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由此導致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率不盡樂觀。由此看來,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實施初中信息技術技能個性化教學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關鍵詞: 初中生 信息技術教學 個性化
21世紀是信息技術時代,信息已然成為社會中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在廣闊無垠的信息海洋中迅速有效地獲取和利用信息成為每個社會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社會各界也由此掀起了學習信息技術的猛烈浪潮。
如今,信息技術課程已經成為初中階段的基礎課程,旨在通過這門學科的教學初步培養初中生的信息技術能力,為他們的日後發展奠定基礎。但由於不同學生在原有信息技術基礎、智力水平、學習態度、學習動機等方麵不盡相同,而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普遍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導致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率不盡樂觀。由此看來,從學生的現實情況出發,實施初中生信息技術技能個性化教學勢在必行,迫在眉睫。筆者根據已有工作經驗,略談加強初中生信息技術技能個性化教學的對策,希望為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質量貢獻微薄之力。
一、重視學生差異,實施個性化教學
由於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發展水平不盡相同。有些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早在小學階段就已經接觸過計算機,掌握了初步信息技術技能;而有些學生則在進入初中後才首次接觸信息技術。所以教師要正視學生的認知基礎、個性品質和認知風格等方麵存在的差異性,對症下藥地組織教學。
據心理學研究發現,學生的學習類型一般可分為全優型、認真型、鬆散型和全劣型。認真型學生在學習方麵十分刻苦,但喜好采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導致學習成績跟不上;鬆散型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強,但學風不夠踏實,知識基礎不夠紮實,導致學習成績不夠穩定;全優型和全劣型則是兩個極端。教師針對不同類型學生要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促使鬆散型學生夯實信息技術理論知識基礎;為認真型學生傳授一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鼓勵全優型學生再接再厲;督促全劣型學生端正思想,改進態度,上課要認真聽講,必要時還要給全劣型學生“開小灶”,使他們跟上教學進度。通過這樣的個性化教學,力求促進學生牢固掌握信息技術技能,獲得較好的學習成績。
二、構建“學習方法資源包”,提升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毫無疑問,信息技術是一門快速發展的技術,個中所包含的知識日新月異,稱其為“計劃趕不上變化”一點也不為過。所以教師將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遠比將具體信息技術知識傳授給他們來得更重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個性化教學要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學習基礎,確定自己的學習興趣,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製定適合自己個性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探索新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