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中曆史興趣教學研究(1 / 2)

初中曆史興趣教學研究

政史地教學與研究

作者:米曉娟

摘 要: 由於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其中初中教育教學更是引起不少學者和授教者的重視,初中曆史更是初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卻在教學上麵臨或多或少的問題,如學生對曆史缺乏興趣,認為受教過程太過無味、枯燥等,最終出現曆史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現象。為此,本文特對初中曆史興趣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為之後曆史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初中曆史 興趣教學 經驗

由於初中曆史一直不是主科,越來越多的學生乃至家長忽略其對孩子學習的重要性。因此曆史教師們要不斷嚐試各類方法,讓學生重視曆史學科,同時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此,希望以下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培養濃厚的興趣,給予教師們一些幫助和參考。

一、從背景故事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相對於枯燥乏味的時代日期、事件人物,相信學生更願意聽故事,而所有曆史事件又都寄托在背景故事之下。初中曆史主要分為古代史、近現代史、世界史三大部分。不管是遠古時代還是東漢末年抑或“中華民國”等,其中都蘊含不計其數的精彩故事和背景。提到遠古時代,腦海中立馬出現山頂洞人的影子,但是相對於山頂洞人演變成如今人類,相信大家更想知道他們是怎樣生活、求偶、競爭的。自然而然,學生的關注點就被吸引了。說到三國,相信不止是有哪幾個國家、朝代。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是怎樣智鬥周瑜的?智勇雙全的趙雲是怎樣單騎救阿鬥的?一代梟雄曹操是如何得三分天下的?等等,無數英雄故事、人物趣事正是吸引人的關鍵。隨著社會現代化,越來越多的曆史故事被拍成電視劇、電影,寫成書籍,課堂之餘,何不嚐試推薦學生觀看或者細細鑒賞呢?觀看之餘還能發散思維,帶動全班學生一起討論其中奧妙,這不正是學習之道嗎?

二、一個有魅力的教師,是學生興趣之根本

相對於其他學科的教師,曆史學科的教師總是給人古板、嚴厲、枯燥的印象,讓學生產生畏懼感和距離感。合格的教師擁有極高的文化素養和專業職業態度固然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素。這可以使你受到學生的尊敬,在教學上輕而易舉,甚至成為學生依賴的百科全書。但是僅僅擁有這些卻遠遠不夠,如何成為班級中的一員,與學生融為一體顯得至關重要。正所謂愛屋及烏,如果學生喜歡這個老師,自然而然,曆史這門學科就成為興趣學科了。那怎樣才能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呢?需要教師們多細心觀察每一位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與他們相處溝通,了解和關注他們的世界及興趣愛好,與他們打成一片。當然,光有親和力是不夠的,該嚴厲的時候必須嚴厲,這就需要老師合理拿捏。

三、從書本本身的魅力入手,提高學生興趣

對於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講,注意力往往極度容易不集中,同樣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而初中曆史書本中蘊藏無數小插圖、武器、建築、器皿等,不僅是某個年代的見證或者結晶,還是學生從未見過的新奇事物。這樣,通過教師對它們的講解,學生不僅掌握知識,還提起興趣往後聽。倘若能借助資料,在原有知識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更多不知道的曆史事件,相信這堂課不僅備受關注,還能讓學生難以忘記,甚至引發課後聯想與求知。同樣聯想法可用在一個事件或者書本插畫的聯係上,從學過的知識中尋找與新知識的聯係點,例如:新航路開辟,提到這個,可以聯想鄭和下西洋,這樣兩個知識點就能有所對比,讓學生溫故而知新。充分感受書本帶來的魅力,是提高學生興趣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