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關美術教育的新思考(1 / 2)

有關美術教育的新思考

高教高職研究

作者:耿璞

摘 要: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發展,國家逐漸加大政治文化投資和發展。全國各地高校逐步開設了美術教育等專業,由於其基礎比較薄弱,為了得到快速發展,國家教育部投入了更多心思,隨之帶來了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關鍵詞: 美術教育 創造性 藝術價值

美術教育作為一個不那麼陌生的詞,在最近幾年中得到非常迅速的發展,對於社會、學生、教師而言都獲益匪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是文化的另一種方式的體現,能給我們帶來美的一種視覺傳達的藝術。但由於其基礎薄弱,使得其發展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以使美術教育得到進一步發展。

一、美術教育的概念

美術教育一詞在現代漢語中,指采用一定手段,將某種潛藏於人自身的能力引導出來,使其轉變為現實。從大量曆史文獻看,人們論述教育問題時,一般使用教育學的一個基本概念。

從廣義上說:美術教育就是含有美術內容的對人的教化與培養,它既和人類的藝術活動相始終,又伴隨人類教育活動的全過程。人類社會活動和教育過程中所有包含美術內容的經驗、技能傳授都是美術教育,尤其在學校教育形式沒有出現之前,所有傳授美術技能、標準、經驗的活動,都是美術教育的原生態形式。

從狹義上說:美術教育則指以美術為核心教學內容的教育,在現代學校教育製度下,就是普通美術學科及相關學科內容的教學,以培養美術專門人才(專業創作人才和教育人才)為目標的教育形式,這種教育的起點和終點都是美術,其他教育、教學內容都是為之服務的,就教育本身的價值而言,其教化功能相對弱化,而培養功能則顯得尤為重要,是整個教育活動的核心[1]。

二、美術教育的發展及意義

早在公元前5000多年前,美術教育就已經出現了,不管是對於中國古文明發展還是西方文化發展,作為美術教育的起源都有很大曆史發展意義。國內對於美術教育的發展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大致有美術教育在不同時期的發展演變過程並對當時產生的深遠影響、不同民族對於美術的審美觀不同及這些審美觀在不同時期的變換過程,等等。這些研究都在推動著美術教育不斷向前發展擴大。

美術作為一種國際化通用語言,美術教育在這種語言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物理、生物等對於大多數人們來說會顯得枯燥和乏味,然而,美術則相反,通過藝術的美傳遞一種無以言表的信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蒙娜麗莎的微笑》、《斷臂維納斯》等作品都是通過美術這種形式表現其珍貴和無以言表的美感的,所以說美術是一種國際語言。

三、美術教育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不夠重視,缺乏創造力

由於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對於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即使美術教育也在不斷改革,但其中還是出現了一定的漏洞。因為小孩從小被灌輸的思想就是美術學習與不學習都是沒有關係的,不學習美術照樣可以考上大學,沒有像語文、數學那樣得到足夠重視。所以即使有美術課,也隻是當做一種任務,任務完成就可以了,並不計較它是否具有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