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群的建設(1 / 2)

談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群的建設

高教高職研究

作者:王濤

摘 要: 在工科類院校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建設中,根據應用型人才在知識結構上具有“知識麵較寬,基礎較紮實,應用性較強”的特點,構建目標明確、邏輯性強的平台與模塊化相結合的理論教學體係,突出人才培養整體性、針對性和適應性的專業實踐教學體係,以及強調學生基本素質培養的素質教育教學體係,通過整合、優化,形成專業課程群。在課程群建設中,做好課程體係開發、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專業研究等工作。

關鍵詞: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課程群 理論教學體係 實踐教學體係

課程群指同一學科內服務於同一專業或不同專業的係列課程,對於以工科為主的應用型院校,課程群建設是其重要的基礎建設之一。當前,很多應用型工科院校的課程群建設還處在起步階段,課程群建設的概念、內容、方法及體係構建沒有統一標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程群建設的質量。宿遷淮海技師學院以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相關課程和課程群建設為切入點進行了課程群建設的實踐。

一、課程群建設的指導思想

目前我國機械製造工業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機床的數控化率不到2%,僅為發達工業國家的十幾分之一。而且,現有設備未能充分利用,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方麵的複合型人才極其匱乏是主要原因之一。以蘇北地區為例,目前在崗人員中,專科學曆的不足40%,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曆的技術人員不足8%,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方麵的複合型工程技術人員更缺乏。在人才培養及專業方向上,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建設更要充分考慮區域經濟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及時了解區域經濟的發展趨向,根據經濟發展需求設置專業,調整專業方向,合理調整培養目標、課程體係和教學內容。由於科學技術的高度綜合和分化,現代機械製造工業隨之發生深刻變化。一方麵為滿足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的物質文化需要,各類專門機械不斷推出,另一方麵機械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地依賴信息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支持。這就決定了機械類應用型人才必須具備紮實的基本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二、課程群建設的基本內容

結合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優化課程結構,充分吸納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形成實踐性強、現代技術含量高的課程體係和課程內容,打造特色課程群。

(一)理論教學體係。根據上述專業建設的指導思想,建設以崗位技術應用能力和素質培養為主線的模塊式理論教學體係。主要模塊包括:基本素質與能力模塊;專業基礎能力模塊;電氣工程基礎模塊;專業方向模塊;擴展知識、綜合能力模塊。

(二)實踐教學體係在開展調查的基礎上,明確職業崗位(群)需求,對所需的專業知識、能力和素質進行分解和優化重組,增強人才培養的整體性、針對性和適應性。專業實踐教學體係包含基礎實驗、工程訓練、綜合實訓三部分。

(三)素質教育教學體係基本知識、能力、素質教育課程。

三、課程群建設的具體措施

(一)課程體係開發。以專業帶頭人為組長,由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現場專家和專業骨幹教師組成專業課程體係開發團隊;深入企業進行調研,了解機械設計與製造工作流程,通過分析、整合和提煉,確定典型生產流程;分析工作流程各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核心能力和態度,並融入國家職業標準,確立課程模塊的細節;構建以生產流程為導向的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