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小班幼兒遊戲環境的創設(1 / 2)

淺析小班幼兒遊戲環境的創設

幼教天地

作者:薑夏

遊戲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要求,陳鶴琴先生說:“遊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征,遊戲是兒童的工作,遊戲是兒童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遊戲中獲得的,要使遊戲深入、高質量地開展起來,使幼兒的創造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等在遊戲中得到全麵鍛煉和提高,教師必須為幼兒創造適宜他們自主活動和自我表現的遊戲環境。角色遊戲區最重要的是創造能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大膽交往、大膽表現的環境,以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幼兒在遊戲中的自主性。在角色遊戲中,教師是環境的創設者、條件提供者、觀察指導者。教師主要是通過創設環境,投放開放性材料使孩子主動學習。

如何創設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健康舒適具有教育意義的遊戲環境呢?首先要遵循遊戲環境創設的原則,既體現教育目標,布局合理,體現安排的科學性,又美觀溫馨,色彩協調,風格和諧,使幼兒感到清新美好。

一、創設與幼兒年齡相適應的環境

幼兒年齡的差異不僅是生理現象,還表現在心理發展水平上。心理發展水平是以他們的生活經驗和能力表現的。相對來說,年齡越小生活經驗越少,他們從事活動的能力,以及控製自己、協調自己行為的能力都較弱。因此在所創造的環境中必須根據年齡特點,創造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要求的環境。小班幼兒大多以模仿為主,思維是伴隨動作進行的。因此,具體形象、生活化的環境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二、為幼兒提供足夠的遊戲材料

玩具、材料是遊戲的物質支柱,是幼兒遊戲的工具,幼兒通過使用玩具、材料在遊戲中學習。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但都要以幼兒的操作為基礎,具有可操作性。每個區域的遊戲品種都應該是多樣性的,如果隻有單純的一兩樣材料,孩子玩久了就厭煩,因此在區域裏提供充足的遊戲材料很有必要。

1.投放幼兒感興趣的遊戲材料

教師投放材料的豐富程度直接關係幼兒的活動質量。因此活動區材料投放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然而,豐富的材料並不等於越多越好,多則濫,濫則泛。幼兒注意力具有不穩定性,過多過雜的材料投放,盡管能吸引幼兒投放活動,但易造成幼兒玩得分心、玩得眼花,因此投放材料時,要增強材料投放的針對性、目的性和科學性,並依據對幼兒活動的觀察定期更換與補充。

在我班的壽司屋中,我們為幼兒營造日式料理店神秘安靜的氛圍,並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有三文魚壽司,壽司卷、紫菜包飯等。還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讓孩子在遊戲中不僅多樣化,而且操作很方便,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2.投放多層次、多樣性的遊戲材料

一方麵,材料的投放要根據班級幼兒不同的需要、能力,盡可能多地提供有較強操作性、趣味性、可變性的材料吸引幼兒主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