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的臉上立即露出不悅的神色,他冷冷的盯著楊林,好久沒有說話。朱雋一時也有些尷尬,他沒料到在這件小事上發生衝突,連忙向楊林遞過眼色,示意楊林讓步。可是楊林就當沒看見,自己打仗的目的就是俘虜和錢財,原則問題決不鬆口。朱雋無奈,又同皇甫嵩商量了幾句,回頭惡狠狠地看了看楊林。
“那好吧,你們幽州官軍抓獲的俘虜和繳獲的物質你們自己處理。朝廷官軍抓獲的俘虜全部殺了,繳獲的物質全部燒了。”
這就是你們商量的結果?楊林心中立刻生起一股無名之火,這可是同胞,有必要都殺了嗎?再說那些物質又有什麼罪,非要燒了?就是你們不要,可以給我嘛,這點好事也不做!
“將軍大人,那些俘虜也是大漢子民,愚昧無知,受張角蠱惑,才投身為賊。將軍大人不也建議朝廷大赦天下,唯張角不赦嗎?再說殺俘不祥,有傷天和,這樣做豈不有損將軍大人聲望?”
楊林本是好意相勸,能救下俘虜也算積了幾份陰德。誰知皇甫嵩一聽竟然異常惱怒,橫眉豎眼,連胡子都翹了起來,聲音也提高了八度。
“什麼大漢子民,就是一群亂臣賊子!反叛逆賊,罪不容誅。命令刀斧手立即執行,明天兵發陽翟。”
皇甫嵩說完,狠地站了起來,瞪了楊林一眼,轉身氣哼哼地走了,把大夥涼在了那裏。朱雋也站了起來,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淡淡地看了看楊林。
“統領大人也去準備吧,別誤了明天按時出發。”
官軍抓獲的俘虜就在長社城外,楊林和兄弟們從長社城裏出來,就看到官軍正在殺人。大家也是氣鼓鼓的,敢怒不敢言。受到楊林的熏陶,幾個兄弟對於殺戮俘虜也很反感。縱然有罪,也罪不致死,他們隻不過是普通士兵而已,罰他們勞役有何不可?
這些將軍們,還有以後的諸候們,對於異族他們倒是講究仁義,以德服人,而對於同胞,卻異常殘忍,動不動就坑俘、屠城,把一個強盛的民族殺的四分五裂,苟延殘喘。從東漢末年的動亂,到魏晉統一全國,全國的人口從五千多萬,隻剩下五百多萬,以至於五胡亂華,漢人瀕臨滅絕。
楊林的心情非常鬱悶,路上再也懶得說一句話。幾個兄弟也沒了說話的興趣,大家悶悶不樂地朝大營裏去走。剛走到大營門口,突然看到一個青年的黃巾小兵跪在前麵,攔住了楊林他們的去路。
兄弟心中火氣正盛,當即就要動手,楊林連忙抬手止住了他們。一個年青的黃巾小兵,又能有什麼事跪求他的呢?楊林跳下馬來,徑直走到那小兵麵前,朝他笑了笑。
“你叫什麼名字?有什麼事找我?”
那黃巾小兵抬起頭,仔細地打量起楊林來。這時楊林才發現,這還是一個孩子,然而幼稚的臉上卻有著與年齡不相稱的哀傷,迷亂的眼神透著淡淡的哀怨。他猛地在地上叩了三個響頭,幾乎是哭了出來。
“大人,我叫王順,大家都叫我二順子,今年十八歲。我想當你們的騎兵,可是你們選兵的大人不要我,他說我太單薄了。我才十八歲呀,還會長結實的。”
楊林上前一步,把他拉了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還真是有點單薄,和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一樣,一看就知道這是從小營養不良。唉,我們這個民族真是苦難的民族啊,楊林不由得搖了搖頭。
“你為什麼一定要當兵呢?到幽州種田不是很好嗎?”
“大人,我們一個村子的人差不多都餓死了,是過路的黃巾軍救了我們,我們就全部參加了黃巾軍,結果又差不多都被官軍殺了,就剩下我和春子哥兩人。是你們的醫生救了春子哥,我看出來你們是仁義之師,我要跟著你們。”
楊林的心裏突然湧出一股莫名其妙的傷感,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將相、豪門、士族,誰真正把天下的百姓放在眼裏?滿朝的文武百官都把張角叛亂的起因歸罪於宦官,誰曾想到過連飯都吃不飽百姓才是真正的主力?張角隻不過是個點火者而已。
“好的,我答應了,你去報名吧,好好幹。”
“謝過大人。”
楊林剛到帳篷,薑坡、周倉、廖化、杜遠就來了,臉色異常難看。還沒開口,華佗也跑來了,更是氣鼓鼓的,仿佛楊林欠了他多少擔陳芝麻、亂穀子。
“楊林兄弟,我跟著你們,是看你們還算仁義。現在怎麼連俘虜也殺?這些人也是大漢子民,已經投降了,為何還要屠殺?我不幹了,這種事我實在看不下去。”
你有氣,我還有氣呢,我找誰發火去?幾個兄弟連忙拉住華佗,把剛才的情況向幾個投降的黃巾將領和華佗解釋了一遍。見大家情緒稍微穩定,楊林決定馬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