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慢慢地從東方升了起來,遼闊的穎川大地又開始了新的一天。麻雀在田野裏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然而大多數田野裏都荒蕪了,人都沒有吃的,麻雀也隻能挨餓。隻有不知憂愁的知了沒完沒了的向人們訴說著“知了、知了”,也不知道它們究竟知道些什麼。
在路邊的一片樹林裏,楊林的三萬多騎兵就藏在這裏。士兵們以千人隊為單位聚在一起,背靠背坐著打瞌睡,顯然,昨晚大家都沒有睡好,現在正在補磕睡。隻有那些戰馬不知疲倦地站在那裏,規規距距地象個戰士。
樹林邊上,楊林負手而立,若有所思地望著前方。在他的身邊,幾個兄弟在傳閱著一封信。信並不長,大家匆匆看過,最後又回到楊林的手上。
信是在洛陽的張世平、蘇雙派人送來的。送信的家丁找到幽州官軍的大營,又由留守在大營的王崗、王坡派人帶了過來。原來張世平在洛陽一無所獲,短期內根本無法結交到張讓等人,隻到目前為止,甚至連張讓的麵也沒有見到。
然而朝廷很快就任命了劉虞為新的幽州刺史、田楷為廣陽太守,嚴綱為漁陽太守,目前已經赴任。連原來的漁陽太守李樂,也因為漁陽被黃巾軍攻下而被撤職了。估計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到幽州了。張世平、蘇雙在信中請示,下一步怎麼辦?
“大哥無需擔憂,幽州官軍在涿郡、廣陽、漁陽、樂浪等郡屯田墾荒已成事實,且兵精將廣,諒那劉虞、田楷、嚴綱也不敢輕舉妄動。”
還是關羽有主見,連忙上前勸道。楊林也認為劉虞不會對幽州官軍的屯田有什麼不利,田楷、嚴綱更是翻不起什麼大浪。問題恰恰是劉虞太好了,那可是個真正的忠臣,同時也是個迂腐之人,他對鮮卑人、烏桓都主張采取懷柔的政策,這可與自己的理念格格不如,恐怕今後很難相處。
象他這樣一個好人,你也不忍心去對付他,兄弟們那裏都說不過去,這樣就會束縛自己的手腳。公孫瓚就是因為殺了劉虞,結果導致公憤,最後眾叛親離,兵敗被殺。
至於田楷、嚴綱,楊林剛才已經回憶起這兩個人最後好象投靠了公孫瓚,成了公孫瓚手下的兩個大將,那可又是個強勁的對手,搞不好自己立足未穩,就要與公孫瓚為敵。
現在想把他們拉過來是不可能的,人家現在可是太守,比你強多了,你不去投靠他們便罷了,反而讓人家來投靠你,豈不是笑話?
想到公孫瓚,楊林的心裏不免有些發毛。這家夥也是個騎兵將領,對騎兵作戰十分偏愛,要是讓他也學會了馬鞍、馬鐓,說不定他也會整出個強大的騎兵出來,那可對自己有百害而無一利。
自己選擇在幽州發展是不是錯了?如果沒有自己,劉虞和公孫瓚會拚個你死我活,現在有了自己,會是什麼結果,三個人肯定是不會站在一起的,看來不等漢靈帝歸天,幽州就要不太平了。
“馬上給張世平、蘇雙送封信,他們辛苦了,已經沒有必要繼續留在洛陽,還是快些回到幽州去吧。送回去了這麼多俘虜,讓他們幫著去屯田。”
送走張世平的家丁,楊林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該發生的已經發生了,自己隻有去麵對了。看來自己派張世平、蘇雙去洛陽真是個錯誤,象他們這樣的商人,還真沒有這個能量。
“報告,波才率部與朝廷官軍大戰兩個時辰,雙方損失慘重,官軍死傷一萬多人,波才死亡三萬多人,官軍被迫後撤,波才率黃巾殘兵朝穎陽而來,大約七、八萬人。”
朱堪從遠處飛馬跑來,大聲向楊林報告。夏天、朱堪帶領的一百多個斥侯一直在官軍附近轉悠,整個戰場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以便隨時向楊林報告戰場情況,同時觀察官軍作戰的技巧。
“這波才大概是發了瘋吧,有路不跑,竟然與官軍大戰!這回可夠皇甫嵩、朱雋兩位將軍大人喝一壺的,倒是給我們減輕了不少的麻煩。”
旁邊的關羽、張飛等兄弟也是吃了一驚,怪不得等了半夜,那波才硬是沒來,原來那家夥跑去跟官軍大戰,這不是找死嗎?正當大家嘲笑波才的時候,楊林則輕輕地搖搖頭,說出了不同的看法。
“這波才並不是發瘋,相反他清醒的很。他這是拿朝廷官軍立威,隻要他打敗了皇甫嵩、朱雋,他在穎川、汝南、陳國等地就沒有了對手,在黃巾軍中名聲更響,甚至可取張角而代之。”
看來這波才野心不小啊,倒是個敢作敢為的漢子。不過他碰到了幽州官軍,他的路也快走到頭了。眾位兄弟點點頭,同意楊林的看法。
“大哥,那波才是白日做夢,有我們兄弟在,諒他也逃不出穎川。”
張飛大聲叫著,揮舞手中的丈入蛇矛,絲毫沒有把波才放在眼裏。兄弟們一聽,也是群情激憤,恨不得馬上就要出發去消滅波才。不料楊林卻搖了搖頭,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