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這……這黃巾軍是要把荀家往死路上逼啊,這要是不答應,不用黃巾軍動手,就是這些百姓,恐怕也要把荀家蹋平了。”荀緄這才著急起來,雙手不斷地搓著,連氣都出不勻了。
是啊,這要是答應了黃巾軍,朝廷肯定不會放過他們,全家都要落個助賊造反的罪名,那可是要滅九族的啊;可要是不答應,荀府也要落個不仁不義的罪名,全城的百姓不會放過他們。
“這彭脫也太惡毒了。”荀攸噴噴地說道。
“也罷。”荀緄猛地一拍桌子:“既然忠、義不能兩全,我們也沒有必要愚忠了。你們兩個去給彭脫當軍師,也可以勸勸他少些殺戮,多作些善事,也算我荀家為天下百姓作點好事了。
白水河邊,人聲鼎沸。
彭脫緊鎖的眉頭慢慢舒展開了,他麵色輕鬆,輕輕提了一下馬韁繩,座下的戰馬昂起頭來,“噅……”長嘶一聲。他遙望著白河對岸,等到最後一船士兵渡過了白水河,彭脫開心地大笑起來,他身邊的黃邵、張半仙,也跟著哈哈大笑,隻有荀彧、荀攸麵無表情地看著眼前在一切。
這幾天來,可是彭脫最為開心的日子,不僅搶足了夠一年的糧草,而且還抓獲了張讓一家大小三百餘口,並把張讓的家挖了個底朝天。怪不得朝廷大臣都說宦官及其家人們貪贓枉法,僅僅張讓的家裏,他們就搶來了一百多車金銀、五銖錢、財寶,就憑張讓一家的財物,十幾萬黃巾軍吃上三、五年沒有問題。
然而更舒心的還是擺脫了幽州騎兵,隻派了一部分新抓的精壯,裝上幾十車糧草,就把幽州騎兵引走了,大軍才得以迅速南下,順利渡過白水河。看來這幽州騎兵並不是想象的那麼厲害,略施小計就能把他們騙得團團轉。
所以這一切,都是得益於軍師張半仙的謀劃。每一步行動之前,張半仙總是要沐浴更衣,焚香祭拜,祈求上天保佑,而最後總是如願以償,以至於現在彭脫和黃邵連紮營都要請張半仙看看風水,免得大營安紮的方位不好衝撞了自己的好運。
而隨身跟著彭脫的荀彧、荀攸幾乎不說話,然而彭脫並不在乎,隻要他們跟著自己就行。按張半仙的話說,等朝廷下令通緝他們的時候,他們自會為了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而幫助黃巾軍的。
根據張半仙的安排,在抓獲張讓家人的當天,彭脫已經派張讓家的一個管家去給張讓送信,要張讓請求皇上特赦彭脫、黃邵等人,並給他們一處地方為官。否則,就等著為家人收屍吧。
彭脫、黃邵已經和張半仙商量好了下一步的計劃,在汝南大肆搶劫一番後,再補充一些青壯,就退到汝南慎縣一帶,那裏背靠大山,可進可退,就是朝廷不答應他們的條件,也可以與官軍周旋。
……
平輿城外,刀槍林立。
接到黃巾軍搶渡白水河的消息,可把王允高興壞了,他一方麵發出征調令,征調汝南各縣鄉勇,火速趕往平輿集中,一方麵帶領豫州官兵親赴平輿,坐鎮汝南,企圖把彭脫黃巾軍一舉殲滅在平輿城下。
王允本來是朝廷侍禦史,黃巾起事,汝南太守趙謙兵敗被殺,朝廷震驚,為了迅速鎮壓黃巾,朝廷特別選拜王允為豫州刺史,同時征辟尚爽、孔融等名士擔任王允的從事,率領重兵討伐黃巾軍。同時任命王止為汝南太守,負責圍剿波才黃巾軍。
在鎮壓譙郡、葛坡等地黃巾軍時,王允初次領兵打仗,便充分展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文韜武略。預先,王允廣泛征求從事和普通官兵的意見,設計了周密的作戰方案;戰鬥過程中,王允親自披掛上陣,大顯身手,徹底擊潰了譙郡、葛坡等地的黃巾軍。
信心滿蓬的王允並沒有把彭脫、黃邵放在眼裏,到達平輿後,得知彭脫、黃邵正在西華、征羌、汝陽一帶大肆搶劫,經過與王止商量,便決定帶領一萬多豫州官兵,五萬多汝南鄉勇前去攔截,防止彭脫、黃邵逃往汝南南部。
又是一個大好的睛天,天空中沒有一片雲,沒有一點風,頭頂上一輪烈日,所有的樹木都無精打采地、懶洋洋地站在那裏。而王允此時卻意氣風發,這可是個出兵的好兆頭,清臒的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不高的身材立在馬上倒也有幾份英武,左手輕撫著開始發白的胡須,雙目炯炯有神,掃視著他的軍隊。
“出發。”
王允得意地一揮手,浩浩蕩蕩的豫州官軍和汝南鄉勇就往北進發。作為一個文官,指揮千軍萬馬作戰,心中的豪情由然而生。他似乎看到了立功的機會,在他看來,彭脫、黃邵經過長社、陽翟之敗,肯定是殘兵敗將,倉慌逃命,黃巾軍根本無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