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蒯良蒯越(1 / 2)

韓忠一聽,心中“騰”地一下冒出火來,不由得狠狠地瞪了趙弘一眼。這孫仲有多大能力,秦明、秦亮不清楚,你趙弘還不明白嗎?那孫仲可以說是這幾個人中武功最弱,能力最差、兵力最少的一個,他要是當了統領,如何能夠服眾,這不是要引起黃巾軍的內亂嗎?

“我認為秦明將軍最為合適,他武功高強,手下兵馬最多,而且還戰平過官軍將領,我認為秦明將軍最為合適,還是讓秦明將軍來當統領吧。”

韓忠並不是一時氣話,南陽黃巾軍與其讓一個能力最差的人孫仲統領,不如讓最強悍的秦明來統領,雖然秦明參加黃巾軍時間不長,不過他們參加黃巾軍也沒有幾個月的時間。

秦明沒料到有人會提到他,原準備提名孫仲,以便操控他,誰曾想他們要提自己來幹。這樣也好,要是自己來當,豈不是更好?不過還得跟大家客氣客氣,連忙衝大家一拱手。

“各位將軍,秦明一介武夫,當不得大任,還是推舉孫仲將軍吧。”

孫夏這時也悟過來了,在場的將領之中,唯有秦明、秦亮兄弟實力最強,離開了秦明、秦亮兩兄弟,誰能穩穩當當的擔任統領?還不如直接讓他們當統領得了,省得他們兩兄弟操縱別人。

“我同意韓忠將軍的提議,隻有秦明將軍才是最有利的,所以我也推舉秦明將軍擔任統領。”

孫仲沒有料到形勢急轉直下,剛才還大好的局麵,讓韓忠這麼一攪和,自己一點希望也沒有了。他心裏清楚得很,如果和別人競爭,他們兩兄弟肯定支持他,可要是和他們兩兄弟競爭,沒有一個人支持自己。

“我也同意韓忠將軍的提議,推舉秦明將軍擔任統領。”

到這時,趙弘算是徹底的明白了,秦明、秦亮這是擺明了要當這個統領,推舉孫仲不過是個晃子,就是孫仲當上了統領,也不過是個傀儡而已。不管是論實力,還是鬥智力,自己都不是對手,還是人家秦明將軍棋高一著啊,趙弘是輸的心服口服。

“我也同意韓忠將軍的提議,推舉秦明將軍擔任統領。”

蔣泰、侯善雖然沒有說話,可是他們也看清了眼前的形勢,兩個人對視了一眼,幾乎同時站了起來,朝著秦明拱了拱手。

“我們推舉秦明將軍擔任大帥。”

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除了秦明的弟弟秦亮,各位將軍都表了態。到這個地步,就是再也心思,也隻能藏在心裏。韓忠也就不管秦亮同意不同意了,他站起來,走到秦明麵前,雙手抱拳向秦明向了一禮。

“大帥,請上坐。”

韓忠帶了頭,其他幾位將軍互相看了一眼,千言萬語皆在這一眼之中。他們幾個跟隨張曼成這麼久,沒想到到頭來這大帥的位置卻讓給了別人。大家也跟著站了起來,大家排成一排,齊齊地向秦明施了一禮。

“大帥,請上坐。”炎炎的烈日之下,在通往西鄂縣的官道上,楊林和眾位兄弟、軍師帶著一百多個騎兵,正匆匆忙忙地趕往西鄂縣城。西鄂縣城就在宛城的北邊,朝廷大軍的臨時指揮部就設在這裏。

漢靈帝劉宏囚禁了盧植,改派董卓掛帥攻打張角,結果董卓還不如盧植,在張角兄弟手下一敗再敗,劉宏又著了急,匆匆忙忙地降罪董卓,把皇甫嵩調往廣宗,南陽剿滅黃巾的大任就交給了朱雋。

朝廷剛剛派太監送來了詔書,命令皇甫嵩即刻起程,立即帶領他手下的官軍奔赴廣宗,接替在廣宗屢戰屢敗的董卓。而董卓則被免去了東中郎將之職,又滾回西涼去了。

袁紹、袁術跟著皇甫嵩去了廣宗,留在朱雋帳下的朝廷將領就隻有曹操和孫堅、荊州刺史徐璆、南陽太守秦頡、遼東太守楊林,朱雋再次獨自領軍,信心高漲,大有一戰平定宛城的架式。

最倒黴的還是公孫瓚和劉備,一路風塵仆仆,剛剛來到南陽,紮下的大營都還沒有修理平整,僅僅在宛城邊上觀看了幾天官軍攻城,皇甫嵩一道命令,他們又要隨著皇甫嵩回廣宗去了。

今天是皇甫嵩出發的日子,荊州刺史徐璆、南陽太守秦頡為了盡地主之誼,在西鄂縣城設宴歡送皇甫嵩,邀請楊林及其主要將領、軍師一同赴宴,來這皇甫嵩將軍大人送行。

楊林一行人到達淯水河邊的時候,渡口上已經有不少人在等待過渡。西鄂縣城就在淯水河西岸,離宛城很近,是一個南來北往的水上交通要道。河邊上是一個水上碼頭,要過河就必須從碼頭上過。楊林和兄弟們騎著馬,帶著一百多個騎兵,朝著碼頭走來。

碼頭上很熱鬧,走水路的客商、南來北往的遊人,更多的是逃避戰難的百姓,都集聚在碼頭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把道路都擠滿了。楊林一行人,隻好從馬上下來,牽著馬,在人群中慢慢向前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