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獎賞(1 / 2)

既然有人開了頭,立即就有人接上。連侍中向栩也大聲上奏,把黃巾作亂的罪責全部推到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身上。此話雖然有些偏激,但是也可以看到十常侍是多麼的不得人心。

“陛下,如今十常侍專政,欺上瞞下,隻手遮天,若是沒有向張讓等人送禮,無論此人多麼有才華,勢必不能被重用。這就導致了很多的地方官員,雖然身居高位卻都是花錢所得,並無什麼能力。平時隻會欺壓百姓,搜刮錢財,中飽私囊,使得百姓哀怨,民聲載道,所以皇上若要平定黃巾之亂,隻需要將張讓等人治罪,黃巾之亂自然就會平息下去。”

早在黃巾起事之前,楊賜就上書漢靈帝劉宏,小心提防張角叛亂。然而劉宏根本沒有聽進去,還罷免了楊賜的官職。後來黃巾起事發生了,劉宏才想起楊賜的話,得也官複原職。

然而楊賜是個耿直的大臣,一點都不會拐彎抹角。現在群臣都在攻擊宦官,他也調轉矛頭,槍口直指宦官。本來大家都是為王允求情的,現在卻成了聲討宦官的大會。

楊賜當然知道劉宏倒官賣官的事情,但是作為臣子的豈敢當麵對皇帝進行指責,雖然楊賜是一個忠臣,並且敢於直言,但是也不敢不計後果的當麵直諫。所以,楊賜也隻能指桑罵槐地攻擊宦官,暗中提醒劉宏,卻不敢當麵揭劉宏的短。

“皇上明鑒,奴才們對皇上是忠心耿耿,楊大人所說之事純粹是子虛烏有,奴才們從未踏出過洛陽城半步,豈能像楊大人所說那樣,這些事情皇上自是知道的清清楚楚,還望皇上明察。”

楊賜的話音剛落,張讓等人立即跪下,齊聲向漢靈帝劉宏哭訴。還別說,這一招特別管用,漢靈帝立即就心軟了。殺大臣的時候,他可以心硬如鐵,任何人求情他都可以置之不理。可是一旦這些宦官們哭泣,他卻心疼的不得了,這大概就是典型的昏君心態。

劉宏並沒有說話,而是冷冷地看著大家。其實這倒官賣官之事,都是靈帝通過十常侍所為,試想,一個皇帝,平時豈能經常出麵進行官爵買賣,所以必須要通過其他人才實際操作就行了,靈帝隻需在後麵指揮即可。而張讓等人呢,卻趁機在靈帝開的價格上,將價格進一步提高,這中間的差價自然就落入了十常侍的囊中,這些事情,靈帝當然是不知道了。

這邊是以何進為首的大臣們在哭,那邊是以張讓為首的太監們在哭,弄得劉宏心中十分惱火,可是一時也不知道該衝誰發火。作為一個皇上,最基本的策略他還是知道的,當大家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聽聽。

“皇上,濮陽大捷了!”

“皇上,濮陽大捷了!”

“皇上,濮陽大捷了!”

就在正德大殿裏僵持不下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個小太監在殿外高聲大叫,大家似乎感到了他那跳動的腳步,他手舉著捷報,從宮門口就開始叫喊,一直喊道皇宮之內,一時之間,整個洛陽都知道濮陽勝利了,朝廷又一次戰勝了黃巾軍。

“傳,讓他進來。”

那個小太監一路奔跑著衝了進來,“撲通”一聲跪倒在殿前。漢靈帝劉宏激動的雙手有點發抖,顫巍巍地接過了濮陽的捷報,迅速地掃視了一遍,長出了一口氣,仰身跌坐在大椅上。

“各位大臣,那幽州校尉楊林為了攻克濮陽,自製投石機械,能把一百多斤的大石頭投出一千多步。僅僅隻用了一天的時間,硬是把濮陽城砸開了。那卜已逃出濮陽,東奔西突,狼狽逃竄,最後也沒能逃出楊林的包圍圈,最後在馬水河邊被楊林一舉擒獲,濮陽黃巾全軍覆沒。”

劉宏繪聲繪色說著,頗象個說書人,沒想道,劉宏的口才也不錯啊。說到激動之處,劉宏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激動的在大殿上來回走了幾步,說著還伸了伸他那小胳膊小腿。

“朕真想禦駕親征啊。”

“恭喜皇上,你有如此忠臣良將,哪裏用得著你禦駕親征啊,不管有什麼樣的亂臣賊子,他們都能給你消滅了。”

大將軍何進見劉宏高興,也連忙跟著湊趣。不過他心裏卻活動開了,這封捷報來得太急時了,趁著劉宏高興,肯定能將王允赦免了。在這喜慶的時刻殺人,是多麼的不合時宜呢。

“賞,要重賞,有功之臣一定要重賞。”

劉宏還處在興奮之中,在大殿前走來走去的,心裏卻想著那幽州校尉楊林。那才是個真正的忠臣良將,隻顧埋頭打仗,而且還是不斷地打勝仗,卻對朝廷的大事從不指手劃腳,這樣的人不獎該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