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一邊命令自己的親兵去向秦亮報信,一邊組織屯田兵守衛寧縣。秦明的話音剛落,那幾個親兵就敲起了急促的銅鑼聲,不一會,整個寧縣縣城略同成一片,顯得非常地急促,非常的刺耳。
寧縣縣城雖然地處上穀最北端,為防備鮮卑人、烏桓人的進攻,城牆倒也高大。然而,寧縣不斷地受到胡人的進攻,城牆破爛不堪,如果烏桓人發動猛攻,秦明還真不知道守不守得住。
“大帥,烏桓人來了!”
秦明回過頭去,隻見寧縣城外,起伏低緩地丘陵間,忽然響起一片熙熙攘攘的馬蹄聲,一支明亮的火把從山梁後麵悠然升起,刹那之間劃破了天穹與原野之間的蒼茫,緊接著,越來越多地火把連綿不絕地從山梁後冒了出來。通紅的火光照耀之下,一支龐大的騎兵隊伍正漫山遍野地開來。
“傳令下去,寧縣所有青壯男子,無論官民,今夜全部在城牆上守城,違令者殺無赦!”
報警的鑼聲響過,寧縣的青壯男子紛紛朝著城牆跑來。身處大漠,這裏的百姓似乎已經習慣了,並沒有人驚慌失措,大量地火把點燃,照亮了原本漆黑的夜空,到處都是腳步聲,其中還夾雜著小孩地哭聲,中間好像還有女人的驚叫聲,也不知道生了什麼事。
寧縣縣城的居民並不多,都是些到城裏來躲避鮮卑人、烏桓人的漢人,好在來了五萬多屯田兵,讓城裏的百姓底氣壯了不少。
寧縣縣令陳揚是一個三十多歲的文人,卻已經在寧縣好幾個年頭了,對於防備鮮卑人、烏桓人倒是有些經驗。他一聽到報警的鑼聲,就知道敵人來了,撥腿就往城牆上跑。
“大帥,來了多少敵人?”
“一萬多烏桓人。”
陳揚放眼看去,隻見茫茫雪原上黑壓壓一片的騎兵,慢慢地向著城牆包圍過來。那無數的火光越來越明亮,漸漸的將夜空也映照成淡淡的血紅色,好像是濃鬱的鮮血被雨水衝淡以後的顏色。楊林一行人回到冀州,真是讓他手下的那幫將領們、軍師們又驚又喜,連一直心有餘悸的張半仙也是一臉的驚訝。然而當他們親眼看到聖旨後,卻是一臉的歡喜。
楊林馬上利用車騎將軍的權力,向朝廷推薦了一大批將領為司馬。根據大漢兵法,凡司馬以上武官皆由朝廷任命,結果楊林不僅把關羽、張飛、典韋、許褚、潘鳳、俞涉等將領推薦為司馬,而且也把張靈、蒯良、蒯越、辛評、辛毗等軍師推薦為司馬。
同時,他還提撥了何儀、何曼、秦明、龔都、等將領為軍侯。整個幽州騎兵的隊伍,隻有被朝廷通緝的荀彧、荀攸沒有被得到提撥。
如此一來,這些人都被楊林緊緊地捆綁在自己的戰車上。不論是皇上,還是朝廷大臣,現在都會認為他們是楊林的人。他們現在就是想離開楊林,也會被認為是背叛主人。
清河城外,三支隊伍已經集合起來。大營已經拔起,行囊已經收拾,出發的時刻終於來了。所有人的心情似乎都有些沉重,沒有人說笑,也沒有人走動,靜靜地等待著出發的時刻。
這是一個沒有太陽的上午,天空中厚厚的雲層重重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前往日南的百人將以上的將領們全部站在操場裏,黑壓壓的站成了一片,他們的眼睛全部看著一個方向。
操場前麵的高台上,楊林和他的兄弟們、軍師們在高台上靜靜地佇立。每個人的臉色都顯得異常的凝重,不知道他們是在看操場上的將領,還是在看遠處的天空。隻見楊林高高地揚起了手,全場的目光刹那間聚焦起來。
“兄弟們,鮮卑人、烏桓人又在侵擾我們的邊境,殺我同胞、搶我糧食,無惡不作!我們是大漢的軍人,決不能容忍鮮卑人、烏桓人殺人放火、燒殺搶掠!我命令:拿起你們的刀槍,消滅一切進犯的敵人。大漢威武!”
“大漢威武!”
“大漢威武!”
“大漢威武!”
所有的將士發出雄獅般的怒吼,猶如早春的驚雷響徹萬裏長空。厚厚的雲層似乎也感到了這股春雷,竟然慢慢地散開了,久違的陽光透過層層雲霧,把陽光散地大地之上。
“出發!”
隨著楊林一聲喝令,所有的將士們轉過身去,向著北方,邁開大步,雄糾糾、氣昂昂地朝前走去。急促的腳步整齊地敲打著地麵,猶如擊打著濃濃的戰鼓,烈烈的戰意在將士們的胸中燃燒。
“將軍大人,又是一年了。”
許褚站在楊林的身邊,不無感慨地說道。去年也是這個時候,典韋、許褚他們就跟著楊林,從這裏走向幽州、走向大漠,然後又出兵平定黃巾。一年過去了,他們似乎又回到了起點。